SPC统计过程控制手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0:44: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SPC统计过程控制

第一节 概述

一、 预防和检验

用最终产品检验将不合格产品剔除的方法,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允许把时间和原料投入无用的生产与服务中。这属于死后验尸,于事无补。避免此种浪费的有效办法 是预防,事先预防是最好的节约。 二、 过程控制系统(SPC)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可以称为一个反馈系统。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类反馈系统,但也存在不是统计性的反馈系统。 人 Man 设备 Machina 材料 Material 方法 Method 测量 Measure 环境 Enrironment ▲过程/系统 ▲输入 顾客的呼声PO’S 图1 SPC反馈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1、 5M1E:人、机、料、法、测量、环境为输入集合。 2、 产品或服务为输出集合。

3、 工作方法或资源融合为过程或系统。

4、 有关性能信息,研究过程及其内在变化规律的信息。如温度、循环时间、进给速度、周转时间、

延迟、缺勤、中止次数、工件的飞边大小等等,过程特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5、 对过程采取措施,对重要的过程特性采取使之较少的偏离目标值,使过程保持稳定,保持输入变差在可接收的控制界限内,这些措施应该是经济的,这包括改变操作与改变过程的基本因素。 6、 对输出采取措施、如严格检验及剔除不合格产品的措施是不经济的。仅仅作为过程不稳定或工程

能力不足时的临时措施用。

识别更高的 要求和期望 工作方法/资 源的融合 产品或服务 顾客 过程的呼声PO’S 统计方法 三、 变差的普遍原因和特殊原因

上述5M1E人、机、料、法、测量、环境等原因,造成产品特性变差的原因可分为:

1、 普通原因:随时间稳定分布,是偶然性原因造成波动质量波动。当普通原因不改变时,过程是稳

定的,是可以预测的。 这叫:“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或“受控”。

2、 特殊原因:它的出现会引起过程特性分布的变化,这是系统的原因。当存在特殊原因时,过程不

稳定,其输出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差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关键是识别。如是好看趋势,有利于产品质量提高;如是坏的趋势,会影响产品质量,应该控制和消除。过程控制计划就是确保顾客要求得到满足,而且不受其他特殊原因的影响。

普通原因与特殊原因的比较

普 通 原 因 造成过程数据间的差异,但数据定义 总体分布随时间推移具有重要性特 殊 原 因 造成过程数据间差异,但数据总体分布有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 与稳定性的许多变异原因之和。 1、 存在于任何过程; 1、 时有时无; 2、 不能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控制; 2、 不一定存在在每一个过程中; 特点 3、 对过程影响轻微,但不稳定; 3、 对过程影响很大; 4、 可利用现有的技术进行控制; 1、 工人在操作中动作频率变化 2、 工人在操作中心理的变化 3、 原料成分升性质的偶然变化; 举例 4、 设备、环境等原因的偶然变化; 1、 某个阶段工人操作时忽然感到不适; 2、 工作环境场地突变; 3、 操作者操作时把加工数据中心定偏了(或大了或小了); 4、 设备磨损、松动造成加工数据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或时大时小; 1、 对其不可预测性(纯属不可测1、 有利有弊;利者可以有助于质量提高,有弊有的偶然原因造成)是有害的; 害于生产产品质量,这是机遇与危机共存; 可以在某个时2、 因为可利用现有的技术加以控制,其控制与识利弊 2、 由于影响轻微,间(阶段)内,忽略不计。允别特别重要。 许其存在。 解决普通原因引起变异,对系统采 取 措 施 采取措施: 举例:“数据离散”就更换系统-换设备或换加工系统与方法)。 发 生 概 率 85% 表现为数据离散机会大,数据记备注 录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距较大。 解决特殊原因引起变差可用特殊的局部措施: 举例:数据中心偏离规范目标后,就要调整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参数----数据偏了就要调(整),要容易多了。 15% 表现为数据偏倚与数据离散都有,数据偏倚,可以通过调整解决,数据离散了,只能更换系统才能解决。 ------数据散了就要换(换工具,数据散了,就要(更)换。调整参数比更换系统四、局部措施和系统措施

局部措施解决变差的特殊原因,这是过程操作人员的责任。管理人员的介入也是为了更好的让直接操作人员承担这个责任。

解决变差的普遍原因应采取系统措施,这不是操作者的责任,是管理人员的责任。

局部措施是我们说的“数据偏了就要调(整)”,占15%;系统措施是我们说的“数据散了就要换”,占85%。

必须对症下药,正确识别后,再采取措施;如弄反了,其效果比不作还差。

怎样识别?用SPC图,即控制图。控制图是识别过程是否稳定的最好的,最直观的办法。 五、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1、 过程控制、措施的选择必须是经济合理的:既不能过度控制又不能控制不足。过度控制会引起增

加成本;控制不足会引起达不到要求。

2、 过程能力:在只存在的普遍原因得到的过程偏差(一般用几个σ来表达)它表示过程加工时数据

的离散程度。实际加工时,实际加工的数据中心相对规范要求的数据中心总有一定的偏离程度。这需要专门转化一下,才能达到标准状态。 六、控制图

SPC(基础统计过程控制)有了中心线、控制限后,就可以判断控制图所记录的生产状况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对异常状态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6.1识别两种控制图:计量型控制图和计数型控制图

计量型控制图是用来控制比较微观的过程的。被控制量如果是尺寸、电流、电压、浓度、密度、速度、重量、力、等等连续变量的话,其控制图应采用计量型控制图。

计数型控制图是用来控制比较宏观的过程的。被控制量如果是合格率废品率、浓度、密度、单位面积(体积)上缺陷数(率)等等离散量的话,其控制图应采用计数型控制。 ? 计量型控制图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

类 型 均值—极差图 X—R图 均值—标准差图 X—S图 优 点 较简便,用途广;对子组内特殊原因敏感。 S较R更准确有效;特别对大样本时更好; 缺 点 粗糙,用极差代替标准差时,分析误差大。 繁琐,大样本计算量大,无计算机时,不宜现场操作。 应 用 范 围 应用广泛; 子组容量n≥10时,可用S代替R,可用于检测时间远比加工时间短的场合。 中位数—极差图 最简便,用中位数代替均值,只需排序,无需计算,省事。 很粗糙。分析误差最大。 用于车间工人现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