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金属及其化合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1:2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 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1.右图是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7ml试剂A,之后改滴试剂B,所得沉淀ymol 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3+

A.横坐标从5到6溶液中Al浓度在上升

3+2+—

B.原混合液中,c(Al)∶c(Mg)∶c(Cl)=1∶1∶5 C.A是NaOH,B是盐酸,且c(NaOH)∶c(HCl)=2∶1

+—

D.横坐标从6到9,相应离子反应式H+OH=H2O

2.工业炼铁的原料包括铁矿石、焦炭和足量的空气。某种铁矿石中所含有效成分为Fe2O3和Fe3O4。某次炼铁,矿石中含这两种铁氧化物共1.0吨,假定焦炭与矿石均被充分利用,所需焦炭的质量可能是( )

A.0.22吨 B.0.21吨 C.0.11吨 D.0.10吨 3.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Fe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有两种碳酸盐组成的混合物11 g,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 4.4 g,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

A.NaHCO3和Na2CO3 B.NaHCO3和KHCO3 C.KHCO3和K2CO3 D.MgCO3和KHCO3 5.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氧化镁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完全溶解 B.氢氧化铜加入到稀硫酸中

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充分振荡 D.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

--

6.将镁、铝合金10.2 g 溶于 4 mol·L1的盐酸500 mL 里,若加入 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为( )

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7.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2)b和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d单质; (3)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4)c、e在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是( ) A.Fe、Cu、Al、Ag、Mg B.Mg、Cu、Al、Ag、Fe C.Al、Cu、Ag、Mg、Fe D.Mg、Ag、Al、Cu、Fe

8.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cm该溶液的质

?3量分数为( ) A.

82a8200a8200a8200a% B.% C.% D.%

46a?m46a?2m46a?m69a?m9.有一粗铝,含铁和硅两种杂质。取等量的样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等量的H2,则该粗铝中铁和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质量之比为1:1 D.质量之比为2:1 10.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11.在铁和铜的混和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使之充分反应,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g,则m1与m2关系是( ) 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大于m2 C.m1可能等于m2 D.m1一定等于m2

-1-1

12.操作1:将1 L 1.00 mol·L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 L 1.25 mol·L的盐酸中;操

-1-1

作2:将1 L 1.25 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1 L 1.00 mol·L 的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下)是( )

A.2∶5 B.5∶2 C.1∶1 D.2∶1

13.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1000bVc B.p?m?

11.2V125×2

C.n=m+0.017Vc D.n=p+

1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

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相同状况),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5.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

2+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全部被氧化;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 16.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

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有剩余气体。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 ②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③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④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17.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1.8g B.3.6g C.2.7g D.5.4g

18.将钠、铝混合物W1g投入一定量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

-1

体V1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a mol·L的盐酸,在此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盐酸体积为V2L,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W2g。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35.5aV2=W2-W1 B.23n(Na)+27n(Al)=W1 C.n(Na)+3n(Al)=2V1/22.4 D.aV2=V1/11.2

19.电子工业中用过量的FeCl3溶液溶解电路板中的铜箔时,会产生大量废液。由该废液回收铜并得到净水剂(FeCl3?6H2O)的步骤如下:

(2)I中加入过量Fe粉 ,然后过滤,滤渣中有Cu、Fe,为了得到纯净铜,不产生新的杂质,试剂A应是HCl。.在废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II.向I的滤渣中加入过量试剂A,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铜; III.合并I和II中的滤液,通入足量氯气; IV.……,得到FeCl3?6H2O晶体。

(1)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试剂A是 。

(3)取少量步骤III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能够证明通入氯气足量的是 。

3+2+

a.检验Cl2的存在 b检验Fe的存在 c.检验Fe的不存在 (4)完成步骤IV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 (填字母)。

20.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