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正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6:4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马蹄学校教学设计

课题 学时 《小石潭记》 1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2.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 2.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情境教学法 朗读感知 诵读品悟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学过的诗《江雪》导入 ,引出唐代诗人柳宗元。 设计意图:利用已学过的柳宗元的诗导入 ,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情感上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引起共鸣,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走近柳宗元,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找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的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 修正与反思 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作家的生平介绍。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点的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 走近《小石潭记》 1.朗读课文 听读(扫除文字障碍)——自读——齐读 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2.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全班讨论。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新课标指出“凭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课堂检测 巩固基础(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 a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心乐之 (4)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5)清 水尤清冽 (6)潭中鱼可百许头 (7)潭中鱼可百许头 b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练习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四、再读课文,与柳宗元同游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2)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设计意图: 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2.学做导游,介绍“小石潭” (1)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2)请4——5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五、品味文章,与柳宗元对话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 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