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含 字体 段落 公式 等要求 )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59: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学术文献资料,是能否毕业的基本依据。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一、 内容要求

1.1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30字,不设副标题。

1.2摘要与关键词

1.2.1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要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2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是对研究过程是否合理、科学的一个展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3.2.1实验材料

原材料、主要试剂、主要仪器设备。 1.3.2.2实验方法

对实验过程所使用的方法进行逐一按步骤介绍。

1.3.2.3 分析方法

对实验过程所设计到的分析方法进行逐一按步骤介绍。 1.3.2.4 数据处理方法

对实验过程特殊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介绍。

1.3.2结果与讨论

一般格式: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具体的实验过程依次进行阐述;结果(图表或文字);结果分析(即对图表进行说明);得出结论,并对本成果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1.3.3结论

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性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4参考文献

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5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二、书写规定

2.1论文文字

汉语简化文字书写。

2.2论文字数

论文不低于20页。

2.3论文书写

论文必须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2.4摘要

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为500字左右,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一致,在英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

2.5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 摘要(中、英文)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符号者可略去此表)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1.1.1)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6论文正文

2.6.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6.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建议采用3.9中表1的格式。 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2.7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

[1]

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 10~14]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