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5 1:16: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德育内涵的理解:

1.道德教育即得“道”教育,是知道于行道的统一,是关怀内心、关心他人、学会做人、追求幸福的教育。

2.德育内涵丰富,应避免德育泛化、窄化、异化。

3.德育是最富有道德性的教育,是最具有人性光辉、最富有生命关怀的教育,德育是关照人性的教育、是引领生活的教育、是关怀生命的教育。

4.德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在德育主体面对他人而是面对自己,尤其是在和自己的灵魂独处的时候

5.德育就是引导人们通过一种人道的生活,有同情心、有爱心、有善心,多做好事、善事,能够从善如流,做到无愧于心

一、公民教育与德育

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关于公民身份的教育”,着重传授历史和政治方面的知识;“通过公民身份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活动学习公民知识;“为了公民身份的教育”,侧重使其掌握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性情等。

二、生命教育与德育

生命德育主张道德教育要认识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完善生命。 三、生命道德体验与教育

倡导道德体验论,将教育者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称为体验者,凸显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上展开实践探索。

四、情感教育与德育

情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情感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基石,学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出发点,通过情感陶冶、情感关怀、情感体验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生成和发展。

五、信仰教育与德育

信仰是主体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信赖和执着追求。

德育与生活的关系 1.道德教育源于生活。

2.道德教育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

3.道德教育只能在生活中。

4.道德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可能的生活。

德育功能就是德育活动对个体发展或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正功能是指德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起到的积极影响和促进

作用,负功能是指德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起到的消极影响和阻碍作用。

显性功能是指依照德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期望,德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功能是指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德育诸功能之间的关系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之间是一体性关系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品德形成功能的实现 3、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实现以文化功能的实现为中介 正确认识德育功能的实现

1、摒弃单一功能观,树立全面德育功能观 2、破除无所不能的德育功能观 3、努力消解德育的负向功能 4、理解德育功能发挥的间接性

德育目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及两种本位的融合。

中小学德育目的的变化特征

1. 德育目的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与任务 2. 德育目的反映了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3. 德育目的的结构体系不断的合理与完善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教师权威说:荀子、洛克和涂而干是重视教师权威地位的代表。 2.教师中立说:美国的价值澄清和英国的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3.调和论:主要代表人物为杜威、克里夫·贝克等。 理性看待教师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发挥出来,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调控。

2.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建构,缺乏了道德学习主体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没有了儿童对价值冲突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德育就难以取得成就。

3.教师尊重学生的自由意识和道德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 学生的道德发展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道德阶段8-12岁。

科尔伯格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

2.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

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在其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为班杜拉,他认为,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主要通过观察、模仿习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突出了榜样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改变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解释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 新中国德育内容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首先,在德育内容的规范方面,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其次,在德育内容的层次方面,在新课改之前相当长的时间内,学校德育以理想主义层次的内容为主最后,德育由于受社会政治环境影响较大,内容变动频繁,缺乏稳定性。

新课改以来,德育内容的变化:

1.德育内容向生活世界回归。 2.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加科学化。 3.德育内容体现了时代性的要求。

德育课程是青少年在教育者的指引下获得的富于道德教育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儿童道德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道德进步的需要精心选择和组织,并有计划有目的的加以组织和安排的。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计划之外,未被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却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统称。

隐性德育课程分为三大类: 1.学科课程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2.活动课程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3.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德育方法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将师生关联起来,促使他们之间发生道德信息、道德情感、道德精神、道德行为的沟通和互动,最终实现师生道德共同发展的各种德育方式及其综合体。

德育方法的功能

1、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工具 2、德育方法是激活德育内容的重要工具 3、德育方法是将师生关联起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