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5]110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3:30: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交叉进行。

2 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3 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4 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当上下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本章第5.1.5条的规定。

5 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

6 用改良细粒土或含细粒成分较多的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堤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填料的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填料含水率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本指南中式5.1.3计算,洒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搅拌的方法。填料含水率过大时,宜采用场内开挖沟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翻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7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5.3.3 路堤施工控制

1 施工中应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做土工试验进行鉴定。

2 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设计及本章第5.3.2条规定后,再进行碾压。

3 填筑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本指南第4.2节的有关规定,处理后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所处路堤部位的要求进行。

4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按表5.3.3-1的要求控制。其中改良细粒土采用K30和K两项指标,砂类土、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采用K30和n两项指标。

表5.3.3-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填 料 A、B组及C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填料及改良土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压实系数K 改良细粒土 ≥90 ≥0.90 砂类土及细砾土 ≥110 —— 碎石类及粗砾土 ≥130 —— 孔隙率n —— <31% <31% 注:当改良土采用物理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表规定;当采用化学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

5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5.3.3-2的要求控制。

表5.3.3-2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项 目 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 横坡 平整度 允 许 偏 差 ±50mm 不小于设计值 ±0.5% 不大于15mm 5.4 基床底层

5.4.1 基床底层填筑前应根据所选的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种类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试验段的长度不宜小于50m。

5.4.2 基床底层填筑应符合本章第5.3.2条规定及下列要求:

1 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 2 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3 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5.4.3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控制

1 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进行土工试验鉴定。

2 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及本章第5.4.2条要求后,再进行碾压。

3 已填筑好的底层应控制车辆通行。

4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按表5.4.3-1的要求,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表5.4.3-1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 填料 A、B组填料及改良土552329627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压实系数K 改良细粒土 ≥110 ≥40 ≥0.95 砂类土及细砾土 ≥130 ≥40 —— 碎石类及粗砾土 ≥150 ≥40 —— 孔隙率n —— <28% <28% 注:当改良土采用物理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表规定;当采用化学改良方法时,其压实标准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

5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5.4.3-2的要求控制。

表5.4.3—2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 横坡 平整度 厚度 允 许 偏 差 0,+50mm 不小于设计值 ±0.5% 不大于15mm ±30mm 5.5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

5.5.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前准备

1 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的备料工作。 2 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卵石或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3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必须采用场拌。

4 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5 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5.5.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施工

1 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 “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 “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应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15cm。

3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应用摊铺机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置运输车,减少停机待料时间。

4 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后应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5 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的地段,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的潜在

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

6 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7 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

8 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应补平并补压。

9 已完成的基床表层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基床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5.5.3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施工控制

1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混合料的质量应符合本章第5.2.3条的要求。 2 填料复查试验应在级配碎石厂和摊铺现场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

3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标准按表5.5.3-1的要求,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 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表5.5.3-1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填料 地基系数K30(MPa/m) 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 ≥19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55 孔隙率n <18% 4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5.5.3-2的要求控制。

表5.5.3-2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7 中线高程 路肩高程 中线至路肩边缘 宽度 横坡 平整度 厚度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0mm ±10mm 0,+20mm 不小于设计值 ±0.5% 不大于10mm -20mm

5.6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

5.6.1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准备

1 施工前应做好沥青混凝土用原材料的备料工作,原材料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2 拌合场内不同规格的矿物料应分别堆放,细集料堆放应有防止雨淋措施。

3 沥青混凝土必须采用厂内集中搅拌。

4 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现场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松铺厚度、碾压工艺、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5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应检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应进行修整,达到验收标准。

6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不得在气温低于10℃、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7 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宜按试验确定,无条件的应按沥青标号、气候条件参照表5.6.1确定。

表5.6.1 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

石油沥青的标号 70号 90号 155~165 150~160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 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145~165 140~160 储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195 190 145 140 135 130 150 140 130 125 145 135 70 65 80 75 70 60 50 50 施工工序 沥青加热温度 间歇式拌合机 矿料加热温度 连续式拌合机 沥青混凝土出料温度 沥青混凝土储料仓储存温度 沥青混凝土废弃温度 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 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不低于 低温施工 正常施工 开始碾压的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不低于 低温施工 钢筒式压路机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轮胎式压路机 不低于 振动式压路机 可通车的表面温度不高于 50号 160~170 110号 145~155 150~170 200 150 140 160 135 150 80 85 75 50 135~155 185 135 125 135 120 130 60 70 55 45 5.6.2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沥青混凝土的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本指南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孔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防渗水性能等,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5.6.3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拌制

1 沥青混凝土必须在拌合厂采用拌合机械拌制。

1)拌合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