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机《文赋》中的“知”、“能”与“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1:28: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陆机《文赋》中的“知”、“能”与“意”

作者:柯遐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0期

摘 要:陆机《文赋·序》中提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说明陆机是受“言意之辨”之影响,在创作中受到“言不尽意”之困扰,而作《文赋》以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故“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实是一个意思,即“言不尽意”。陆机认为懂得这个道理并不困难,但要真正解决它却并不容易。 关键词:魏晋;陆机;《文赋》;言意之辨

作者简介:柯遐贞(1969-),男,江西瑞昌人,现为江西省瑞昌市南义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02

陆机《文赋》序中称“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此句乃理解全赋的关键,故历代对其进行诠释者络绎不绝。前句中涉及到“物”、“意”、“文”三个概念,往往是关注的焦点。方廷珪说:“意,文之意也。称似也。物,谓所赋之物。文,词也。”[1](P5)钱钟书《管锥篇》说:“按‘意’内而‘物’外,‘文’者,发乎内而著乎外,宣内以象外;能‘逮意’即能‘称物’,内外通而意物合矣。”[2](P1177)张少康先生不同意此观点,他认为“意”是指构思过程中的意,亦即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指文章中已表达出来的意;“物”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对象;文是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意不称物”是指构思的内容不能够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文不逮意”指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3] (P103)

实质上,对前句的准确解释不能脱离对后一句的正确理解。“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钱钟书云:“按李善注:‘《尚书》曰:非知之难,行之难也。’二语见伪《古文尚书·说命》,唐人尚不知其赝,故引为来历;实则梅赜于东晋初方进伪《书》,陆机在西晋未及见也,此自用《左传》昭公十年子皮谓子羽语:‘非知之难,将在行之。’得诸巧心而不克应以妍手,固作者所常自憾。”[2] (P1178)张少康先生言:“那么,如何才能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呢?陆机说:‘非知之难,能之难也。’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作家的知与能的关系,也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要认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是不困难的,困难的在于从实践中如何去解决它。” [3] (P103)本人认为张先生模糊了三种歧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种:“知”、“能”均为动词,前后两“之”均为代词,都代指“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句话;“知”即知道,“能”指解决。整句意思为:要明白“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个问题并不难,要真正解决它就难了。五臣注:“翰曰:‘盖非知之为难,能为者实难也。’”正同于此。 第二种:两“之”兼指作文之法,即“辞条与文律”,“知之”是对作文之法的认识,“能之”讲对作文之法的实际运用。正如顾施祯注:“知者,明于文者也。能者,善作文者也。”[1](P8)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被认为是一种认识与实践的问题。

第三种:两“之”为虚词。“知”是对“物”的准确把握,“知”才能使“意称物”;“能”是对作文之法的熟练操作,“能”方可令“文逮意”。如此理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

徐祯卿说:“陆生论文曰:‘非知之难,行之难也’。夫既知行之难,又安得云知之非难哉?”[1] (P8)若陆机本意为第一种,徐氏的批评毫无道理。若为第二义,陆机仍然是对的,因为文法可学得,而作文的技艺却难以捉摸。但如果作第三种解释,徐氏批评则甚当,因为要做到“意称物”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时我们不得不讲目光扩大到整篇序文:“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钱钟书曰:“按下云:‘每自属文,尤见其情’,与开篇二语呼应,以己事印体他心,乃全《赋》眼目所在。盖此文自道甘苦;故于抽思呕心,琢词断疵,最能状难见之情,写无人之态,所谓‘得其用心’、‘自见其情’也。[2](P1176)用心实指放言遣词等作文技巧。陆机认为其虽有深奥微妙的地方,然好坏总是可以区分的,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作文之法是可以通过言谈来交流的。再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每自……尤见……恒患……故作……”,其中关系非常明显:“恒患”的事情是每自作文时常常遇到的困惑,作《文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恒患”的内容,也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个问题。《文赋》具体讲了一些什么呢?拿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作者还讲:“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坦言只是把可以通过言语传达的文法展示出来。

我们可再将目光扩大到整篇赋。全文讲述的都是怎样用更好的文辞来表达胸中之意以及对这个表达过程的描述。其中几乎不曾涉及到所谓“构思的内容如何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的叙述,即使偶有数句可与之发生些许联系,目的似亦不在此。如“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确是有“客观物象难以把握”的含义,但接下来“纷纭挥霍,形难为状”,正说明作者之用心毫不在如何在脑中形成对“物”的正确反映,而是说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万物”实在是太难。也即说明陆机并没有将“物——文”的过程分为“物——胸中之意——文”的过程。 在《文赋》中另外还有五处用到“意”字,我们可逐一进行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李善注:“众辞俱凑,若程才效伎,取舍由意,类司契为匠。”于光华认为二语为作文之要。徐复观曰:“意谓作者之意。”[1]本人以为二句互文见义,强调辞与意是创作中的主导因素。此“意”释作“存于作者胸中之意”,可取。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会意”指组织文意,该“意”释作“文意”当更符合原意。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適。”五臣注:“良曰:‘適,中也。谓文意不中于所指之事,但繁文富理而已,至于穷极之际,竟不能便于指適矣。’”此“意”亦即“文意”。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此处“意”指心意、心情;它既不是所谓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非指文意而言。

“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率意”:随意。“意”指意愿。

由此可见,文中的“意”有多种含义:既可指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可指文章中之意,同时还可表心情或意愿。故笼统地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中的两个“意”都释作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未必恰当。

或许有人会问:“陆机《文赋》为什么不强调努力使构思的内容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也即不重视作者的生活经验呢?”这是因为自魏晋以来,文坛更多地被写诗、赋、骈文等以华丽辞藻为尚的文人们所占据,写景抒情为作者们所重,叙事文章则因文采不足而被称之为“笔”。如《昭明文选》中不收《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等作品。更何况陆机本就是一个辞采翡璨的大家,目轻于此便不足为奇。“他们在创作上既然不重视叙事作品,不重视反映社会现实,那么,作家有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在他们看来就不是一件重要事情,无须作为创作准备的一个必要条件来加以论述了。”[4](P79)当时的文人认为作为创作的准备阶段,更重要的是向古代圣人先哲学习,从中吸取营养。正如陆机所说的“颐情志于典坟”、刘勰的“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魏晋之际流行的“言意之辨”对陆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庄子·天道篇》:“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到了魏晋时,言意之辨已是玄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势必影响到当时的文艺思想。本人认为陆机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实是一个意思,即“言不尽意”。“意不称物”是指文章之意不能够正确反映要表达的事物;“文不逮意”当指文中之意不能够恰当地表达胸中之意。此处两个“意”字含义也不同:前“意”是“文意”;后“意”指“胸中之意”。如前所述,将文中的“意”拘泥于一个固定义,是不可取的。如此理解,就能更清楚地看懂陆机之本意:他正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时常遇到“言不尽意”的困扰,才作此赋以求“曲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