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起油罐泄漏事故谈谈工程质量风险的监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3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一起油罐泄漏事故谈谈工程质量风险的监控

作者:吴晓畅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 要:由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屡见不鲜,本文从一起油罐泄漏事故入手,追溯引发事故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进而提出工程质量风险监控的方法。 关键词:事故;工程质量;风险;监控 1 事故概况

某石油公司油库的1000m3的成品油罐,在投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发生罐底焊缝开裂并导致漏油的事故。而且由于发现不及时,油品经雨排管穿防火堤处,以及堤外自动截断阀与后安装的手动截断阀阀门的法兰连接处流出,经油库雨排系统流至油库外,再经山体冲沟进入山下的河流。经油库组织紧急倒罐,并联合多方调集围油栏、吸油毡、消油剂、回收油桶等抢险物资,及时处理泄漏油品,最终事故未造成较大环境污染。根据事后对生产运行数据趋势图进行分析,从罐液位开始下降到发现漏油时历时整整100个小时,泄漏油品超过25吨。 2 事故原因分析

这是一起焊缝裂纹引起的漏油事故,由于油罐建设质量达不到要求,且油罐已投入生产运营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程质量未能有效管控

油罐本体施工质量未达到要求,焊接处产生裂纹是导致油品泄漏的直接原因。一是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进行施工,焊接方式不合理,导致焊缝外侧存在尖角;二是熔焊区的厚度小于基体板材厚度,强度不足;三是集水坑的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且集水坑与罐底板搭接焊接无加强板,现场制作的集水坑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任何书面质量检查记录和工序报验单等。上述原因造成在应力作用下搭接处焊缝开裂,从而导致漏油事故的发生。

设计不合理是诱发事故的另一因素。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将油罐的虹吸排水管和罐底板上安装的刚性支架固定,受到罐内油品压力变化和基础下沉罐底板变形的影响,对罐底板产生一定的拉力;在罐外壁与其它罐出油管(DN200)相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约束体系,使焊缝开裂处应力集中,是造成焊缝拉裂的诱发因素。

油罐外围防护类工程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防火堤围堰穿堤雨排管密封不严,油罐发生泄漏后,油品经排水管环隙渗漏到雨排系统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造类工程选择的物资和施工质量也是不符合质量要求。油库运营方从建设方接收并投入生产使用,随后组织进行工程改造,新增加的手动阀与原有的自动截油阀连接,但是连接处两片法兰螺栓孔不一致,原来安装的法兰为12孔,改造时选择的法兰为16孔,使连接处密封不严,造成油品窜漏到油库外。 2.2 生产管理存在一定漏洞

油库方发现不及时,油罐自开始液位下降(即开始发生油品渗漏)直到巡检时从罐基础处发现漏油历时100个小时,罐内液面下降了326mm,一直没有在操作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中发现,增加了事故的处理难度,扩大经济损失。 3 抓好质量风险监控和管理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我们清楚认识到,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引发了安全生产事故,而这类事例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是比较多见的。如何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有效控制质量风险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各参与方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且围绕着使工程项目满足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和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它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职责。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恰恰反映了设计、施工、监理、建设方等参建单位在质量管理和监控上的种种缺陷,抓好质量风险监控管理的具体方法有:

3.1 把好设计审查关和设计交底关

在设计单位完成详细的施工设计后,并提交配套的设计文件、设计图纸、文字说明、设备材料和施工要求等后,必须组织设计审查,保证其公正独立性,有效摆脱建设单位、设计方和施工方的干扰,提高设计的质量。事故罐的库区由于受地方规划限制,建设用地位于山坳处,建设时填了约60万立方米的回填土,由于未能认真组织设计审查,对处理不良地质条件等潜在风险因素认识不够,为后期运营后基础沉降引起油罐焊缝被拉裂埋下了隐患。

在项目开工前,需按要求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设计交底,设计单位在交底时,要交待设计意图,交清工程结构特点、工艺要求,设备性能和设计、制造、安装采用的规范,验收标准及特殊专业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措施等。明确存在重大质量风险源的关键部位或工序,提出风险控制要求或工作建议,并对参建方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说明。通过设计交底和交流,加强和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相关人员的沟通,使设计意图得到正确理解和执行。 3.2 严格按规程进行施工

任何优秀的设计成果,都是需要施工来实现的,施工就是把设计意图最终变成产品的过程。工程施工实施全面、全过程质量风险监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要求施工时监控的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点包括:①制订施工阶段质量风险控制计划和工作实施细则;②严格进行施工图审查和现场核对;③结合设计交底及质量风险控制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④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精心施工,施工时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⑤实施按工序控制,落实自检、互检和专职检的“三检”工序,前道工序合格后再施工下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消除质量隐患;⑥加强对构件、材料的质量控制,做好质量复验,确保不合格的构件、材料不用到工程上;⑦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事故中反映了油罐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进行油罐建造施工,土建施工队伍负责的油罐防火堤围堰穿堤雨排管处密封不严,负责改造的施工单位将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法兰用到改造工程中,这些都是施工时未能控制好质量风险、把好质量关的典型。 3.3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

监理是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单位,其主要职责是代表业主对现场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协调处理现场出现的设计、施工、材料等问题,并且对施工现场各种资源配置情况、各风险要素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尤其是对专项方案中的质量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还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派专人进行旁站监理,对重要的构件、材料进行平行检验。因此,监理单位需要一批素质较高、年龄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业监理人员,才能有效实施监督管理。

从事故罐的实体质量反映,负责该库区建设的监理单位并没有尽到监理责任,现场监理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及时纠正不按图纸和规范的施工行为,没有对制作的集水坑的质量进行验收,属于监理方在履行监督管理时的失职。 3.4 建设单位参与质量监控

建设单位负责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投资等进行控制,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法令、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和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管理细则和明确施工规范、标准,并监督实施,同时审查确认设计、施工、监理、物资供应等单位的质量体系,督促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查制度,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转情况,并理顺各参加方的关系,协调现场存在的问题。从实际管理效果上来看,无论是“大业主、小监理”还是“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介入质量管理,都能较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风险监控水平。 4 结束语

工程质量风险管控是一项复杂、细致、时间空间跨度大的工作,是抓好工程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质量责任单位必须充分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各尽其职,严把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关,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优质地完成工程任务。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才能打造优质工程,确保投入生产使用后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