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川大版精品合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16: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管理思想史复习重点

1、 管理耗散论的创立者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P.120) 2、 决策理论学派强调,管理就是决策。(P.128)

3、 现代管理学之父是彼得.德鲁克。被成为“大师中的大师”(P135) 4、 早期战略规划思想的核心:(1)战略基点;(2)战略目标;(3)战略手段;(4)战略保

证;P202

5、 托马斯.彼得斯管理思想:(1)“永久性革命”的理论;(2)追求卓越及八条基本原

理:1、崇尚行动:贵在行动,而不是沉思;2、贴近顾客: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要;3、自我控制: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紧密监督;4、人本管理:对雇员的态度是鼓励其生产力,避免对立情绪,以人促产;5、不离本行:专注自身,保持优势,避免风险;6、现场管理:以“走动式管理”的方式,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7、精兵简政:建立简洁的组织机构,人员要保持精干;8、张弛有道:对组织目标保持松紧有度,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3)追求卓越的激情;在1985年写下了《追求卓越的激情》,修正原有的激进观点,补充追求卓越管理的一般模式;(4)解放管理与建立“讨厌鬼营地”;著有《追求卓越的激情》。P249

6、 约翰.科特认为领导应该更多关注:(1)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

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2)领导重在激励,而管理重在约束(3)领导是面向未来的(4)领导时率领人们并引导他们朝一定方向前进(5)领导是管大的方面,管方向,管政策(6)变革应由领导的心态来执行P265

7、 企业再造理论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被称为

“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企业再造的基本观点:(1)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2)彻底的变革(3)显著的进展(4)重新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P286 8、 虚拟组织的特征:(1)虚拟组织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在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

具有敏捷性。(2)虚拟组织共享各成员的核心能力。(3)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以相互信任的方式行动。虚拟组织以一个重要的概念为前提,那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P291 9、 信息论的创立者是申农。P111 10、 德鲁克代表作《公司概念》、《管理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

实践》《巨变时代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21世纪的管理挑战》P137

11、 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P是计划,指规划以改善为目标的变革或者实验。D是

执行,指执行计划里面的变革或者实验。C是检测,检测执行过程中的状况,看有没有出现偏差。A是行动,采取变革、放弃或者是新一轮的循环。戴明同时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戴明最成功的著作是《转危为安》。被称为“质量管理之父”P164 12、 战略学派中有个认识学派,与企业家学派具有较大的理论关联性。P184 13、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1、建立个人愿景;2、保持创

造性张力3、看清结构性冲突4、诚实地面对真相5、运用潜意识。(2)改善心智模式(3) 建立共同愿景;1、鼓励个人愿景2、创造共同愿景3、愿景不愿于高层(4)团体学习 (5)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系统的观点,二是动态的观点。我们应该重视系统中各个局部的相互作用,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P277 14、彼得.圣吉获得系统动力学博士,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学士学位,1990年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变革之舞》。P274

15、程序化决策是结构良好的决策,比如,企业中的订货、材料的出入、产品的生产等,属于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即结构不良的决策,那些对不经常出现的、非常规的事情作出的决策一般都是非程序化决策,例如,制定一个心的战略,对竞争对手的举动作出

反应等,这些没有一定章法可循,因此也就没办法程序化。P133 16、六西格玛即意为“6倍标准偏差”。在质量上,6西格玛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率(PPM)不大于3.4,意味着每一百万个产品中最多只有3.4个不合格品,即合格率是99.99966%。

17、迪尔和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五类:(1)企业环境;(2)英雄人物;(3)礼

节和仪式;(5)文化网络。同时还将企业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包括:硬汉型企业文化、赌博型企业文化、工作娱乐型企业文化和按部就班型企业文化。P226

18、明兹伯格提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十种经理角色:1、作为挂名首脑的经理2、作为领导

者的经理3、作为联络者的经理4、作为监听者的经理5、作为传播者的经理6、作为发言人的经理7、作为企业家的经理8、作为故障排除者的经理9、作为资源分配者的经理10、作为谈判者的经理。P151

19、日本企业管理模型成为J型组织管理模式。P224

20、管理方面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西蒙,其代表作《管理行为》《公共管理》《组织

理论的比较》《理性抉择的行为模型》《理性抉择与环境结构》《管理决策新科学》等。P128

21、战略是在企业环境中找到一个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位置”的战略叫战略定位。P183 22、约翰.科特的名言: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领导,其余20%--25%靠管理,而

不能反过来。”著有《领导变革》,管理就是约束被管理者不越出范围P261

23、德鲁克理论给管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任务(或目标)决定管理,并据此提出目标管

理法,(提出目标管理的大师是德鲁克)P139 24、菲得勒被称为“权变管理的创始人”。P143 25、明兹伯格的战略定义:“5p”战略是计划(plan);战略是模式(pattern);战略是定位(p osition);战略是观念(perspective);战略是策略(ploy)。P182 26、“战略管理学之父”是安索夫。P197 27、Z理论创始人威廉.大内P224 28、J型组织的特点为:(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用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理,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对工作集体负责;(6)人们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对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 在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优秀的、独特的企业文化,用文化来塑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个性,塑造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员工,这种以企业文化为根本管理制度的手段的组织管理思想,就是“Z理论”。P224

29、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统称“老三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耗散结构论,一般称之为“新三论”。P120 30、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发展经理人员的能力》、《组织实践中的业务原

则》、《社会进步的企业利益》、《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雇主和职业指导》、《关于经济行为中的非理性》、《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集体协作》、《经理人员的教育》、《伦理和现代组织》、《工业研究组织的若干方面》、《科学和组织》。P123

31、西蒙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杰出贡献奖、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美国总统

科学奖----科学管理的特别奖。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P127

32、权变学派理论中菲德勒模型:并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方式,企业领导者必须具

有适应能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境。同时该模型也提示管理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

适的领导者。(1)时间上的含义。权变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导致企业环境条件的变化,从而引起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变化;(2)空间的含义。权变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或者管理者所处的环境不同——来到一个新的企业,或者在原有的职位上进行了提升等导致管理方式和手段发生变化。(3)对象上的含义。对象指的是管理对象,管理者因下属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要相应的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进行改变。P143 33、最早在商业领域中引入战略一词的学者是纽曼和摩根斯顿。P181 34、迈克.波特代表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提出五力模型等。

P207

35、认为企业应根据环境变化的是权变理论。

36、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顺序: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战略规划理论,以产

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理论,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资源、能力基础理论。P186

37、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公司核心竞争力”P217

38、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特征是,采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普遍福利制和较为平等的

分配制。年功序列制使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的成败兴衰结合在一起,员工与企业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员工必须分担企业的风险,形成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归属感。终身雇佣制使员工成败的命运与企业紧密相联,因为,企业一旦破产,员工就会失去年功和各种优厚的福利,造成自身的巨大损失,松本把这种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称为“企业主义”。P242 39、《最求卓越》的作者是托马斯.彼得斯。并认为激情才是实现长期卓越的源泉。P255 40、巴纳德认为,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基本而又重要的前提条件。P124 41、提出目标管理法的是德鲁克,也被成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P139 42、决策管理学派的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搜集情况阶

段2拟定计划阶段3选定计划和实施阶段4评价计划阶段(3)合理性的决策标准(4)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P128 43、检验员属于事后管理。P155

44、战略管理中的说明性学派是: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P184

45、托马斯.彼得斯的追求卓越必须遵循的原则:1、崇尚行动:贵在行动,而不是沉思2、

贴近顾客: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要3、自我控制: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紧密监督4、人本管理:对雇员的态度是鼓励其生产力,避免对立情绪,以人促产5、不离本行:专注自身,保持优势,避免风险6、现场管理:以“走动式管理”的方式,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7、精兵简政:建立简洁的组织机构,人员要保持精干8、张弛有道:对组织目标保持松紧有度,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P251 46、ISO是一个组织的简称,称为“国际标准化组织”。P174 47、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十四要点:(1)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2)采用新的哲学思想(3)

停止依靠大规模检验去保证质量的方法(4)废除只以价格为衡量采购标准的习惯(5)坚持不懈地改善计划、生产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6)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7)改善领导方式是管理阶层的工作(8)排斥恐惧(9)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10)取消对员工的标语训词和告诫(11)取消定额管理和目标管理,用领导力来代替(12)消除打击员工工作情绪的考评(13)鼓励学习和自我提高(14)采取行动实现转变。P159 48、战略是深藏于企业内部、企业主要领导者头脑中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说明战略是“观念”。 49、“公司再造、企业再造”被人们称为“毛毛虫变蝴蝶”。

50、经理角色学派的观点:经理工作的6个特点:1、工作量大,步调紧张2、工作简短、

多样和琐碎3、把现实的活动放在优先的地位4、爱用口头交谈的方式5、重视同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