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摄影技巧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8:5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 单反摄影技巧数码摄影技巧大全入门 摄影的技巧

千万别说什么十年磨一剑了,这年头,折腾一年弄个博士,人们大多都已经没那个耐心了。干啥都讲个速成,越快越好。一月精通三国外语;一日挣百万脱贫;一小时学会开飞机;一分钟戒烟;一秒钟治愈癌症…… 那个什么,用铁杵磨针的事,绝对就是吃饱撑的,再笨,那也起码找根铁钉来磨啊。 如果你哪天突然心血来潮,想跑咱摄影圈来混混,那么,本宝典必读。信心,或者说是自信吧,这个最重要。这是在你学会本宝典所述之各种速成术之前,首先必须建立的东西。千万不要被圈内各种光怪陆离的专业名词术语唬得一愣愣的,要知道,摄影这玩意,从娘胎出来也就一百多年,能有啥高深莫测,博大精深的?永远不要用崇敬的眼光去注视你身边那些被称为高手或大师的人们,可能说了你也不信,他们其中很多人也许在前一晚上还是菜鸟。在摄影圈内,多的就是前辈,高手,大师。一般来讲,玩摄影,如果在1年内,都还没混出个高手模样的话,身边还没几个徒弟屁颠屁颠的话,那你还是干脆放弃吧,不是说你太笨,确实是摄影实在不适合你,再折腾下去肯定会让你失望。

器材篇:

如果你连摄影器材都不想投资就想混迹摄影圈子,那么,到此结束吧,下面的就不用看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见过一个没有照相机就能玩摄影的。

单反,是一定需要的.就是那种个头很大,黑黑的,看上去乱七八糟很多貌似很专业的按钮的那种。记住,千万别说成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尽管绝对正确,但这样说法,会让你显得很不老练。哪怕有人真的问你,你也要作不屑状,留给在场的别人去回答.别指望拿你以前手头上用来拍到此一游的小卡片机先混上,这不是循序渐进的问题。一台单反机,是你跨入摄影圈的门票。再怎么说,既然是社交,这点形象工程也是最起码的。不过也不用太害怕,这里所说的单反只是指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之类的日本数码产品,核心感光部件的面积只要象以前135胶卷的单张底片那么大,就已经被称为全幅了,摄影圈内,已经够顶级了.至于那种要装后背的哈苏之类,也是单反,但你只要知道就行了,绝对用不着你去投资。

要很清楚地意识到你买单反的意义。绝对不要被那种成像质量的说法所蒙蔽,不要真的相信用上单反就能比你以前的小卡片机拍出更好的照片。那就是一张门票,一套出入社交场合的行头。当然,这点你自己心里明白就成,在圈内最好别这么说,毕竟绝大部分的圈内人士对单反的好处是深信不疑的。所以,你大可不必花大把钞票去买台最新最好的。二手市场上去弄台2年前的机型就足够了。拿到圈里,只要你自己不说,谁也不知道你是花了多少钱,而且还能显得你颇有点资深。不用担心二手产品质量问题,因为大部分的二手器材,都是被那些缺乏耐心的爱好者淘汰的,一年都拍不到1千张,且平时呵护倍至。照相机的质量,要远远好于手机。你可以看到高手们经常换新机型,但绝对不是因为以前的机器使用太多而寿终正寝缘故。

对了,单反是要配镜头的。千万别用和机身配套出售那个,这是关键。如果你舍得花点钱,那就尽量去挑那种个头大的,要粗,要长,要重。不用买太多,一枚就够了。出入任何摄影活动场所都用它,同样,你无需关心它的用途和成像质量如何。囊中羞涩的话,就去弄个叫标准镜头的定焦,比如50/1.4之类的,二手的也很便宜。尽管价钱和那种套头差不多,但圈内人士对你的评价将截然不同。

仅仅如此的话,还只能算个基础。真正要威风八面地出场,那还得靠摄影器材配件的支持。哪怕你无论如何都没机会在一天拍摄中将单反的原配锂电池耗尽,但也一定要另外配个电池手柄,那是花不多的钱却能挣足很大面子的活,足以让你手上的单反看上去提升好几个档次。不要对你的镜头体积太过满足,多装一个遮光罩吧,要大口径的那种,最好是花瓣状的。三脚架,你要是不买就傻了。那玩意,只要不是进口的,很便宜,而且很撑场面,出入摄影场合,一定得背着,或干脆安上

你的相机扛着。至于摄影背心,不要也罢,太扮职业状,多少显得有点做作,去弄顶名牌摄影器材的帽子戴上,很合当代时宜。但摄影包倒是一定需要的,不要用那种量体裁衣的思路去选购,一定弄个双肩背的,最好还配有很多外挂。不要觉得很多空间空着浪费,这可不是有没有东西装的问题。 不过呢,有些东西,大可尽量省去。购机时JS总会推荐你来上一枚UV镜啥的,说是可以保护镜头,过滤紫外线。别理那套,绝对是冤枉钱。尤其是那种LCD贴膜,让人一看就觉得你是个新手。存储卡,尽管现在很便宜了,但也没必要买太大的。那玩意装在机器里谁也看不见。再说了,象那些高手或大师啥的,摄影时一般都要瞄上半天才严肃认真地按下一次快门,一天下来都拍不了几张。另外,有一样是万万要不得的,就是在机顶上搞台很NB的大号闪光灯,拍到哪闪到哪,自以为很风光,殊不知这是在圈内被人嘲笑的做法,哈,原来是个拍报名照的。

交流篇:

你不用为你的摄影知识的浅薄而惶恐,其实摄影的社交圈中的交流,翻来覆去就那么点内容。 器材,那是必谈的,而且一般都是谈论最多的。摄影圈不象其它艺术门类的圈子,从来都是对器材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过对摄影技术与艺术的交流的.从尼康到佳能,从镜头到机身,此长彼短,看似永远都有说不完的,其实每次都是那么点内容被一遍遍地重复。你要想在圈内混得如鱼得水,可以拍不好照片,但绝对不能不爱好器材.要知道,很多圈内备受尊敬的前辈,都是只拍砖头,瓦片,报纸的。

你可以先找些摄影器材网站看看,只要花上一个周末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记熟很多器材的品牌,型号,功能和性能,只要你兢兢业业上两天,就可以具备社交场上从容应对的底气。然后就可以按照本宝典的方法进行发挥了。

相机,尽管大家都用数码单反,但你一定要学会多谈旁轴,LOMO,胶片。手机嘛,可以提一下,别太刻意了,不然容易造成故弄玄虚的感觉.尽管大家大都使用日本货,但一定要多谈德国产品,比如莱卡,哈苏之类。你可以对以前国产的海鸥4A,4B,4C大加赞赏,但千万别傻到真的去弄上一台拍照片。

镜头,要多提定焦,少提变焦,最好是大光圈的那种。一些大名鼎鼎的经典镜皇一定要记熟。要善于在各种品牌的同样型号或是同一品牌的类似型号之间寻找微小的差异并大做文章。你是否亲自使用过并不重要,社交圈嘛,都搬来搬去,道听途说的。绝对不可能有哪个大师玩得那么全。你尽可以在各种类比的组合上寻找冷门,比如,你可以提出,在实际中,你好象感觉不出蔡司的85/1.4和佳能的70-200/2.8L在85MM/F8的时候体现在MTF曲线上的差异。

不要被器材烧友的气势所吓倒,当他们吐沫星子乱飞于莱卡,蔡司的时候,你不妨向他们请教一下罗敦司特,施耐德;具体点不妨这样:在蔡司T28MM/F2.8和蔡司.耶那28MM/F2.8MC两者之间,你到底该选哪个?或者说,你感觉下来还是蔡司85MM/F2.8的长的那款要比短的那款好。

切记,言多必失,点到为止.要学会准确判断对方.那种总是在热门时髦产品中周旋的大爷,其实都是小菜.如果期间发现有谈到影室灯的,切勿多语,那玩意是讲使用技术的,可不能象谈机身镜头那样,名牌来,型号去的,否则你会给人一种故意装大的感觉。

器材交流的格局都在一种辩证的模式下不断重复着的.品质好的,贵;贵的,太重;副厂的便宜,但不经用;定焦成像是比变焦好,但不方便…….总之,要记住,就没有没毛病的东西.交流中适时婉转,从头再来,兜上一百遍都不会有人觉得烦。

别太钻牛角尖,动不动来点计算公式之类的,没人能懂,也没人感兴趣.就算你觉得有些基础公式实际上很有用,比如景深,你只要大致算出当在50MM/F1.8,对焦点3M时前后清晰范围并告诉大家就行了.别较真,算错了也不要紧,关键是显示出你会算。

别太急于表现你的知识,因为你就那么点东西,正好让你碰上机会的时候,抖露出来一定要讲究技巧.比如偏振镜,其实也不是啥新鲜的玩意了,但在这个时代的摄影圈内很有可能被翻出来当时髦.这年头已几乎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解释出它的光学原理了,所以你只要说,那效果其实很有局限性,只对特定情况下的偏振光线起作用,还要赔上两级以上的曝光量,不值。

对于摄影技术方面,你只要记住曝光,对焦就可以了.不要说照相机的自动功能如何如何,反正无论如何你都是喜欢用手动的,你要说你一般都是用点测光的,而且习惯上加或减2/3档;要强调手动对焦的精确性;要说你有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的习惯,哪怕在阳光明媚的风光中使用1/500以上的速度;谈到手持稳定性的时候,一般可以说1/4秒应该没问题,再慢,那得有光学防抖才行.如果是人像摄影,要谈到大光圈的好处,啊,那个背景虚化得…….尽管你可能到处背个大炮筒一样的长焦亮骚,但还是应该多提到你更喜欢超广角的效果.要时不时地抱怨你拍点照片有多辛苦,多么不容易,要带这样那样的东西。

对于成像质量的评价,只要把躁点,层次,色彩经常挂在嘴上就行了.千万别说清晰度,现在哪怕是卡片机都动辄千万像素,能数清眼睫毛的照片已属于摄影爱好圈内很菜的话题了.要注意对成像质量说法必须有意无意地和使用的器材结合起来,如果那是佳能拍的,要说色彩总是有点偏灰;如果是啥德国货拍的,就不能说躁点有点粗,应说颗粒感很舒服,颜色很油润.如果是APS画幅的机器拍的,或者是那种1/1.7,1/2.5画幅的伪单反拍的,要指出在层次上那毕竟不如全幅相机。

一张照片,哪怕再细腻,你都要问一下作者当时ISO设置多少;对于曝光,噢,对了,这 “曝”应该念 “PU”,但在摄影爱好者圈里,行话叫“暴”.写法上“暴光”和“曝光”都可以,但念出来,一定都是“BAO”.所以如果你真的口口声声“PU GUANG”的话,圈内人士会觉得很别扭,除非你是台湾来的.那好吧,对于暴光,你应该总是对一张照片提出最好加1/3档或减1/3档的建议.一张人像照片,就算是把眼睫毛拍得再清楚,你都要表现出对是否跑焦的怀疑态度。

你千万不要相信摄影圈内那些倍受追捧的大师片,就是这么用相机拍出来的.PS,这是时下摄影圈内最为人们热衷的内容.如果说,摄影圈内还有技术的交流的话,那就是PS.几乎百分之百的圈内高手或大师,都是靠PS造就的.不要把PS刻意解释成PHOTOSHOP,那不对,因为很多高手现在做PS就根本不会PHOTOSHOP.要记住,没有经过PS照片是不能出手的,在摄影圈内那是半成品,或者说,对于一张作品,拍摄的重要性最多不超过30%。

照片实在拍不好,就靠PS.这种话你可绝对不能说,这在大庭广众下会得罪一大批人,你要换一种说法,那叫前期不足,后期补.你要学会为PS行为所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诸如那就如同胶片时代的后期暗房冲洗啦,数码相机内部的软件处理其实就是一种ps啦,等等.也可以武断点,好看就行,大众喜欢就行.不要试图去窥探那些大片背后的原来,那些高手,大师作者是不会给你机会的,他们只会告诉你基本没怎么PS,就调了一下反差,颜色啥的.你也许会惊讶于和他们同时拍摄后,他们出来的照片和你自己的大相径庭,这就对了,其实他们的原片就和你当时拍的差不多.当然,如果你真的看到哪个菜鸟居然拿出原片示人,一定要说,再PS一下就好了.对于从交流作品上所发现的问题,无论大小,性质如何,都不要从拍摄角度去研究如何改善,你只要轻描淡写地来上一句,可以PS的,就OK了。

关于PS技术的交流,你只要记住图层,通道,模式就行了.那种还纠缠于明暗,对比度,饱和度的做法,属于比较入门级的,你不用去理会.要说你一般做图都要用到起码十几个图层,RGB模式是肯定不行的,你习惯于在LAB和CMYK之间转换并分通道调整.至于万一要谈到你的具体步骤和参数,你只要说针对不同的原片有不同的方法,得先从色彩原理入手分析,一般不会有多少人有那个耐心听你讲色彩原理的;如果真要就某张照片让你说具体的,你就说,哦,这个嘛,方法有很多种的啊;要是对方再穷追不舍,你只要表示那得实际示范,光口头说不清楚.哈哈,你挣足面子,又逃过一劫。

如果你真的有点艺术修养,千万注意别表现得太过火.摄影圈内所追求是好看,赖以衡量是否艺术的标准也是好看,也就是视觉舒适度,当然,在说法上一定要说成唯美.风光,人像就不用说了,纪实也是如此.要学会用视觉冲击力这个说法.摄影见识嘛,你只要记住布列松,亚当斯就基本可以混了.要是还知道荒木经惟,简.索德克之类的就更显得见多识广了.如果听到朗静山这个名字,千万不要以为那是个日本人哦.谈到中国嘛,应该表现得很不屑,好像侯登科还可以.对摄影流派嘛,你啥都不知道也没关系,只要说得上美国国家地理,荷赛,玛格南图片社等机构组织就行了.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些大师或组织的作品,你都要时不时地啧啧称道.尽量用唯美的说法往上套,牵强附会,生搬硬套都没关系,毕竟只有这样,圈内人士才容易接受.蒙娜丽莎如果不编个荒唐透顶的神秘微笑,就凭她那种形象,怎么能说服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