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课教案(最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18: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授 课 教 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08~2009学年第 二 学期

学院(部) 社科部 课程代码 220104 系(室) 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总 学 时 64 课程类别 必修(√);核心( );公选( );选修( ) 授课专业 全校各班级 授课班级 全校各专业班 任课教师 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职 称

教案(课时备课)

第 1 次课 2 学时 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6课时)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教学 目的 考核知 识点 考核 基本 原理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课堂讲授 ■ 课堂互动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多媒体课件 □ 双语教学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基本定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层含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左和右的错误倾向; 遵义会议的转折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整风。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胡锦涛《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业布置 深度 阅读 教案(课时备课)

第 2 次课 2 学时 章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6课时)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1、掌握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历史地位。 2、掌握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历史地位。 1. 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与科学体系。 2. 邓小平理论内涵与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过程;2、毛泽东思想内涵的科学体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4、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5、邓小平理论内涵的科学体系;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2、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 课堂讲授 ■ 课堂互动 □ 讨论课 □ 习题课 ■ 多媒体课件 □ 双语教学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4、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5、邓小平的科学体系。 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教学 目的 重点 难点 考核知 识点 基本 原理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内容 1.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地位? 作业布置 2、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3、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地位? 深度 阅读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胡锦涛《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