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A卷 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57: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 (理)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5分)

1.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2. 如图所示,U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A液和B液原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H。请问△H主要取决于( ) A.A和B液的溶质分子大小 B.A和B液所在管的粗细

△HC.A和B液的溶剂是否相同 D.A和B液的浓度差大小

AB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5A.我国民间用盐渍法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

B.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和“壁”分别指原生质层、细胞壁 C.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渗透作用

D.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一直向外渗透 4. 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5.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加清水 ②制作装片 ③观察质壁分离 ④加0.3g/mL蔗糖溶液 ⑤观察细胞复原 ⑥观察正常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①②④③⑤ 6. 在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通过细胞结构的途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液泡膜 ⑤细胞液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⑤ C.⑤④②③① D.①②④⑤③ 7. 人的红细胞浸在浓度为X的食盐水中,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而浸在浓度为Y的食盐水中,红细胞破裂;浸在浓度为z的食盐水中,红细胞收缩。则这3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A.x>y>z B.y>x>z C.z>y>x D.z>x>y 8. 植物原生质层是指( )

A.细胞质 B.细胞膜和液泡膜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9.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

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②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③静止的 ④流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 如下图是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与细胞识别有关,细胞的识别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B.图中c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C.图中d均匀分布在b上 D.b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11. 下列有关下图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外侧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 B.此图说明细胞膜是由两层膜组成的 C.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骨架结构

D.蛋白质分子分布在细胞膜上,具一定的功能

12. 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 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

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13. 大肠杆菌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和物质包括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DNA ⑥染色体 ⑦核糖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⑤⑥⑦

14.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

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① 0.3 g·mL蔗糖溶液 ② 0.5 g·mL蔗糖溶液 ③ 1 mol·L-1 -1-15分钟的现象 x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 细胞大小无变化 再过5分钟 无变化 y 质壁分离复原 细胞大小无变化 滴加清水5分钟 质壁分离复原 无变化 z 细胞大小无变化 KNO3溶液 ④ 1 mol·L醋酸溶液 -1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 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 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 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15. 如图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D.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16. 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渗出细胞 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C.K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

17.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18.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19. 下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葡萄糖

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