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课外活动有效性的探究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2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

《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课外活动有效性的探

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在校学生86人,其中64人为住校生,残障生没有太多的功课压力,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于是学校决定课余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和实践,发现我校课外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活动容缺乏科学论证。学生的课外活动容旧、单调、重复、脱离现代社会发展和残障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有的小组活动容不能吸引学生是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一开始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大多是教师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以成人的视角去考虑,究竟这些活动是不是学生喜欢的,是不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关系,并没有经过科学论证。

2、课外活动简单化。老师作表面文章。有的老师干脆带着学生玩,频繁地组织学生看电影或参加各种形式化的活动。

3、重视个别,忽视全体。课外活动只选拔有特长的学生参加,有的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参加过课外活动。特别是智障学生,几乎不能参与到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始终是一扇关闭的大门。

4、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参加哪些课外活动,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往往由教师分配,而且活动的容与形式,也是教师事先定好的,学生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对课外活动不满意,首先是包办代替、动手动

.. ..

. .

脑太少和没有参与表现的机会。 二、理论依据

特殊教育理论中谈到:课外活动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残疾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不仅能促进身体康复,增强体质、补偿功能,而且还能促进心理康复。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融入社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不仅通过教师讲授而得到的,而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而社会实践活动课为数学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为学生之间的交往、协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系统论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部分离开了整体或者整体脱离部分都是不可取的,在我们教学过程也是如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将教、学、做统一起来,才能使受教育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才能是人能够全方位的健康的发展。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对推进教改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三、课题的界定

课外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的学习活动。课外活动有课程性质, 对学科教学有帮助, 但不在学校教学计划之。面向学校全体学生, 没有选拔性质容 。

有效地课外活动:指有序、有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容安排;指能引发

.. ..

. .

学生全员参与兴趣的活动;指在活动中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促使学生轻松、快乐地深化和巩固各项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的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容: (一)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1)立足我校实际,探索一套有效开展校课外活动的基本思路和可操作的做法。

(2)以校课外活动开展为主要平台,形成我校浓郁的特色文化氛围,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2、工作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在艺术类活动中,冶情操。在体育类活动中,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生活实践方面结合学生情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教师发展目标: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二)研究容

1、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的研究。 2、营造课外活动的氛围的研究。 3、丰富课外活动的容和形式的研究。 4、课外活动改革评价的研究。 五、研究对象:

汶川特殊教育学校全体师生

.. ..

. .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改革,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在学校课外活动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要注意纵向跟踪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个案分析研究相结合。作为研究的实施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实践后的反思,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2、调查法:全面深入地调查在学校艺体、康复、生活实践教育教学情况,从而了解实践中如何制定目标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调查法不仅是在开头,而要贯穿在整个实践研究中进行追踪调查。

3、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系统学习美学、当代先进教育理论及特殊教育理论等有关书籍,将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搜集国外有关研究资料,选取适合本校特点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课题研究提供指导。

4、个案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交谈,有感情的倾听,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心理、观念等深层次的容,收集资料。 七、研究措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9月)

①、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向县教培中心申报课题、批准立项。

②、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了解研究的目的意义。在理

.. ..

. .

论学习与思想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③、课题组对本校开展课外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形成书面分析材料。 ④、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开题。

2、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5年3月)

①、第一阶段:理念宣讲与普及阶段(2012年9月)学习有关理论。 ②、第二阶段:研究领悟与交流阶段(2012年9月——10月) a、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为制订活动计划作铺垫。 b、形成课外活动开展的流程图。

③、第三阶段:系统设计与推介阶段(2012年10月——2014年5月) a、进行课外活动方案设计并实施。

b、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详细计划安排(容、目的、要求、时间、地点)。

c、定期开展各项活动。

创建走廊文化,提升校园艺术氛围。利用学生在课外兴趣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装饰校园走廊的墙面以及橱窗布置。定期在校开展“我是小小艺术家”展示、评选活动,组织学生现场作画比赛,让孩子们的创造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升华;举行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充分展示活动成果,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的兴趣。如:举办书法、绘画或剪纸作品展;开展校园小歌手、校园小舞蹈家评比活动。康复和生活实践小组定期举行:我能、我行、我最棒的比赛活动,如:将学生洗脸、叠被、穿鞋子、系鞋带等作为比赛项目,重度智障学生则参与关于康复类的各类小比赛,肯定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进步。

④、第四阶段:总结与正常化阶段(2014年5月—201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