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教育 发展献一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44: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不因分数遮望眼,因材施教才是真 ——谈初中校引入职业技能教育

朝中张志辉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更是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但是,在教育改革日渐完善的今天,现行的教育体制仍旧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就初中校而言,不管初中校处于何种层次,大家都在为了最后的分数拼尽全力,可是像我们这样的新村校最终能上高中的学生又有几人,大部分学生还是进入了技校或职校。当然,首先澄清一点,我不是说不要分数,也不是对分数的全盘否定,而是想说初中校和职校间的衔接教育或者说在初中校开展一些技能或技术教育也是尊重教育科学的一种尝试。

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因材施教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要确确实实落实在实际行动中的。

国家的发展需要高科技人才,同时也需要技术型人才和有素质的劳动者。我们每每谈到德国,惊羡与德国制造的时候,其实这和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以及初中开始的分层教育不无关系,所以根据每个孩

子的智力和兴趣的不同,在初中开展职业教育未尝不可。理由如下:

一、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认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教育,越早引入职业教育越有利于确立 职业发展目标和更快的融入社会工作。根据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在初中阶段是人成长中一个非 常重要的阶段,在初中阶段人对事物的认识会形成自我的人生观的确立期,所以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推进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例如德国在职业理念和职业认识已经开展到了 12 到 15 岁阶段。

二、 2011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初级中学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对于希望升入职业学校或较早开始职业生涯的初三学生,初级中学可以通过开设职业教育班或与职业学校合作等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职业教育在初中阶段开展有了相应的举措。

因此,我认为12-14 岁的初中学生应该可以从社会职业认识和体验上考虑, 从而树立初步的自我职业理想。学校可以帮助这部分孩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确认识个体差异性,做好准确的自我认识、树立合理的目标、做好适合的个体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选择职业教育的孩子,学校可以设立职业体验课程,让初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到当前社会一些与自己生活和区域紧密联系的职业,积极联系各类职业技能教育学校和场所,在每学期除了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场所参观、调研等活动课程体验外,还能充分利用相关单位的培训师或职校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具体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课程的学习体验,并使之成为初中学习必修课程之一。

当然,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者高”“学而优则仕”这些传统观念使得人们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还有就是人们传统的就业观也起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这就需要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