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0:57: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过去的年》教学设计
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 祖丽娜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过去的年的总体特点,熟悉年的习俗。 2.筛选、提炼相关信息,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呈现事物特点的方法。 3.感受作者笔下过去的年的深厚年味,体会作者对过去的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抓住细节,把握过去的年的特点, 教学难点:
梳理过去的年与现在的年进行对比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了,你过年都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习俗和我们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请学生畅谈自己过年的经历(有买新衣服、放爆竹、贴对联、拜年等),和感受(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
教师小结:可能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人都感觉“年味”不浓了,过不过年无所谓了,但却有这样一个人,对过去的年念念不忘,今天我们将通过对一篇文章的学习,跟随作者的叙述,一起去了解过去年的习俗,感受过去年的年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过去年的习俗的好奇之心,为研读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
(课前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到网络教室查阅作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
1
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等,之后小组合作,把所查阅情况做成幻灯片或WORD文档,课上展示。)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蛙》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小组合作增强学生互助合作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2.听写词语
(每学一篇新课文,我都要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学生也由开始的被动变为主动,现在只要告诉学生下节课学习新课,他们就会在课前主动的把所要学课文的字词义弄懂,听写词语的准确率也逐渐提高。)
设计意图:职高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已经有能力自我去掌握音词义,听写词语主要是检查学生主动学习和文字积累能力,同时听写词语准确率的逐渐提高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整体感知,熟悉“过去的年”的习俗
1.围绕“过去的年”,文章述说了几件事情?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表。 时间 内容 1.熬粥,放八样粮食。 腊八 2.想象解放前腊八熬粥接济穷人的场景 辞灶日 下饺子,祭灶(辞灶),供关东糖,贴灶马头 祭灶,供关东糖 八样粮食 仪规与讲究 女人包饺子、男人上坟,挂加堂轴不能借斧子,大门口放一根棍子,除夕 子,摆香炉、蜡烛和供品,三更时绝对不许高声说话,千万不能说不起来穿新衣,做年夜饭,放鞭炮祭吉利的话,祭祀天地神灵,给长辈祀天地神灵,给长辈磕头,吃饺子。 磕头。 要求:独立思考自我填写,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合作解决,回答不完整的组内成员补充,本组回答不完整的由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回答。
设计意图:本问题设置,意在考察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为解决本课
2
重点做准备,同时组内学生的互助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组与组之间的互助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被唤醒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文章是以什么为顺序来组织众多材料的?为什么?
讨论回答:全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过去的年。因为“年”是一个时间概念,过去的年也与现在的年有些差别,要想把过去的年写清楚,时间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年”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它是有程序的,所以要想把这个节日说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节日客观的进程。
设计意图:本问题设置,意在让学生了解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一个时段发生的事件与场景的结构方式,并能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小结:文章的结构虽然朴素,却很好的表达了应该表达的内容,这也是本文结构上的最大特色。既然作者回忆了过年期间的几个重要日子,我们能否从中总结出“过去的年”的特点呢?
四、研读课文,把握“过去的年”的特点
1.莫言为我们描绘的“过去的年”年味非常浓,通过前面对“过去的年”习俗的归纳,说说作者儿时为什么对过年如此感兴趣?总结“过去的年”的特点。(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美食的诱惑:
①为了等待这顿饺子,我早饭和午饭吃的很少。
②锅里的蒸汽汹涌地扑出来。白胖胖的饺子下到锅里去了。
③一口气吃了三碗。 (2)神秘的气氛:
①辞灶仪式; ②除夕:上坟,挂加堂轴子,供斧子;三更起来穿新衣,“感觉到特别神秘”;放鞭炮祭祀天地神灵。 (3)纯洁的童心:
①向往施粥的盛典;②装财神; ③接财神。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归纳整理信息能力。 2.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些“过去的年”的特点的? (阅读课文,把握细节)
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的过程:不仅是对饺子的描写,还表现了饺子这种
3
美食对作者的极端诱惑。也表现了作者小时候对美食的渴望和纯洁的童心。 幻想施舍腊八粥的场景:此处细节描写,非常真切的把儿童虽然饥饿但因为有对腊八粥这种美食的期盼而欢乐的气氛写了出来,体现了对美食的渴望和纯洁的童心。
神秘的民间宗教活动:此处细节描写表达了神秘气氛,特别是来自人对鬼神的敬畏和对宗教世界的不可知,体现了儿童对年的神秘感和纯洁的童心。 扮财神的故事:细致入微把当时的氛围和作者的兴趣写了出来,表现出作者纯洁的童心。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语言品味,体会细节描写的用意,解决本课教学重点。
小结:过去的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大家在作者详尽的描述中都有了了解。在腊八、辞灶、除夕这样一些特定的日子里,作者写的有事情,有场面,有人们的行动,有人们的观念,有细节描写,有气氛概述,各个方面都写得细致入微,把读者带回到过去的年中。 五、对比今昔,体会作者情感
1.过去的年有它的过法,现在的年也有它的过法。本文是作者对童年时过年场景的回忆,但在行文中也会把思绪收回到现在。请大家找找看,文章将过去和现在的年放在一起比较的语句有哪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很容易找出过去的年和现在的年进行比较的语句,对比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是本文教学难点,要引导学生加以体会。)
如:“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再如:“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又如:“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在这样的对比中,作者的情感表露无遗:过去的年虽然穷,但是有希望,有期待,有与平时的差异,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因此也就有了许多的诗意,许多的故事,显出了年的不平凡和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而这一切在现在都失落了,现在人们富了,但却少了情趣,少了诗意。
设计意图:本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过去的年和现在的年的对比的语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过去的年的情感。
2.作者对“过去的年”的怀念之情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
4
(朗读第八段,讨论回答)
那个时候,一毛钱就能让作者“兴奋的想雀跃了”,“虽然那时候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但那些风俗习惯对孩子有着格外的吸引力。“如此黑暗的夜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夜不如过去的黑了”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岁月的浓浓的思念之情,真实地表现出了除夕之夜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过去的年的怀念之情。
设计意图:本问题设置是加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六、问题探究
1.作者童年时为什么向往“施粥的盛典”?
明确:幼年时的作者,还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没有意识到解放前庙里或慈善大户的施粥行为是为了解决穷人们的温饱问题,只想到用巨大无比的锅去熬腊八粥,众人饿着肚子,冒着寒风,排队焦急等待是一个盛况,所以幻想自己也能加入盛典中,可以暂时忘却饥饿和寒冷,但内心却是欢乐的。
2.如何理解作者所说“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为什么作者在文中没有具体描述现在过年时孩子的心情?
明确:文章主要写过去的年,作者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但现在作者已经是成人了,就像过去自己与成人对年有不同的态度一样,连自己也未见得知道现在孩子们过年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意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进入作者的童年世界,更好的体会作者当时对于年的向往,从而更加明确作者对于过去的年的怀念之情。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过去年的过法,知晓了一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过年习俗。其实,过年的习俗有或者是没有,多或者是少,并不是最主要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文字的表述,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熟悉过去的年的风俗习惯,也是借此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文章学习中我们重点强调的字词较多,请大家好好巩固。
八、布置作业
1.课后利用班级群交流:莫言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讲了很多过年的趣事,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