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大学物理A(一)选课说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1:29: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级大学物理A(一)选课说明

一、选课对象

选课对象:2017级开设大学物理A(一)课程专业的本科生。

二、选课有关事项及要求

1. 在进行选课前,学生应认真阅读《2017级<大学物理A(一)>选课教师简介》(可通过选课系统中相应“教师姓名”下的“教师简介”查看),了解各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大学物理A(一)》任课教师。

2. 各个教学班级设置相应的上限人数,选课人数额满即止。一旦选定,不再接受学生调整申请。学生应按照所在学院排课时间板块,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务系统中操作选择任课教师和教学班级。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未进行选课,则按照随机分配教师的原则,不接受学生调整申请。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大学物理A(一)》为考试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定成绩,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70%。

教师简介:

吴银忠, 教授、理学博士。江苏大丰人。2003年至2005年赴台湾成功大学量子信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1年赴德国Max-Plank Institute 访问半年。 2006年晋升教授,2013年评为三级教授。曾任新型功能材料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编委、现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吴银忠老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现从事纳米铁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分析。在APL, PRB, JAP, EPL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68篇,其中38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收录。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 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2002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4年和2007年2次被选拔为常熟理工学院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曾获校“教学优秀奖”、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5次获苏州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2007年获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常熟理工学院校学术带头人, 2013年入选江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普通物理学是理工科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人很乐意并愿意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我的教学理念是让同学们尽量了解该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内容、主要难点以及学习方法,期待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渡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徐国定,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毕业并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和河南大学,2005年调入苏州科技大学。主讲过“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激光原理与应用”,“热学”和“电磁学”等本科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非线性光学”和“光学原理”等研究生课程。工作至今,从未间断过“大学物理(普通物理)”的教学工作。善于从知识的“源头”讲解知识,这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曾经给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态度很认真,课堂活泼有序,严格而不失幽默,非常出色。

时善进,男,1976年出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十余年。 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为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要求同学们一开始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和老师密切合作,认真听课、虚心学习是必要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三点:1.注重物理概念的学习和理解。2.培养高等数学来思考、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3.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然而,要想考及格也不难,只要作好三件事:1.注意听讲,听懂物理概念,理清物理量间的联系;2.认真作好习题,这些习题都是精心挑选的,帮助你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3.认真阅读《大学物理学习指导》。该书内容全面,题目经典,题型与考题相似。

臧涛成,博士,副教授,物理系主任,苏州科技大学优秀教师,教育部华东地区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省和校级教研教改项目,主编《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学物理学习指导》(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承担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教学。

仇杰,副教授,男,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法国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主要讲授《大学物理A》和《大学物理B》﹒

授课特点: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条理清楚、课堂讲解、网络答疑、落实作业 授课理念:让认真学习的同学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分数,而且能够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毛红敏,女,副教授,博士。主讲课程:大学物理,光学,力学等课程;长期从事大学物理基础课程和物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认真负责,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每节课给学生提供课堂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新学知识解题能力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后通过短信或QQ给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主要研究方向:光电子技术,在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期中SCI或EI收录4篇。获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基础物理教师上好一堂课竞赛三等奖;多次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并获奖。积极参加教研工作,2016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项目。

郝翔,男,教授,出生于1981年2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主讲大学物理、量子力学、数字电子技术、理论力学等基础课程。入选江苏省组织部“333高级人才工程”培养计划,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学校“十大科研(教学)标兵”,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多篇,相关工作被200多次引用,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三次荣获苏州市自然科学科技论文奖、“苏州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江苏省基础物理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一线工作,主持江苏省研究生教改项目,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工程项目和论文写作100余人次,被评为“十大我心目中好老师”称号。

张晓渝,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东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进行科研工作。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专项基金和企业横向项目多项。已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SCI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四项。现为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IEEE等多个SCI和EI期刊审稿人。2016年11月指导两队本科生在江苏省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