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其村州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申报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9:29: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源县喀拉布拉乡阿克其村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经 验 交 流 材 料

新源县喀拉布拉乡政府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一日

立富民之志 举发展之力 全心全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喀拉布拉乡阿克其村州级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按照州、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部署,2010年该乡党委、政府把阿克其村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上报州新农办定为州级示范村。按照新农办的要求,结合阿克其村实际,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以来,阿克其村以群众为主体,以宣传为导向,以规划为龙头,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努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工作亮点。

喀拉布拉乡阿克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以北600米处,东至72团四营,西与阿克俄依村相连,北抵72团畜牧三连,全村总人口

1128人,总户数304户,全村总耕地面积3200亩,由汉、哈、回、

壮等民族组成;下辖三个村民小组,党员35名,团员36名,基层组织建设配套齐全,砖混结构办公场所,面积为370平方米。

该村抗震安居建房数为102户,安装沼气池60户。

2009年,该村立足农业,积极开展二、三产业,全村经济有了明显发展,经济总收入达1184万元,人均收入5972元,人均增收882

元,村集体收入20.5万元。该村1998年被评为“地区级文明村”,1999年被自治区命名为“电话村”,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

村”,先后几年来被多次评为“安全文明村”、“奔小康红旗村”、

“五个好”村党支部,各项建设走在全乡前列。

在阿克其村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战略,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努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一、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办公阵地占地370平方米。2006年,县组织部投资10万元,村自

筹资金10万元扩建了阵地建设,目前办公室场所硬化面积达到380平方米,2009年新建80平方米卫生室;投资15万元,安装移动垃圾池15个、安装休闲铁椅13个,安装健身器材10组。新建草坪1220 平方米,全村居民点栽种各种风景树4900棵。该村抗震安居建房数为102户,已安装沼气池30户。

为了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2007年,我们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得到全村群众的广泛支持,积极向上级争取了铺油工程,基本解决了群众行路难,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确保农业丰收,我们还投资33万元,完成了各组灌溉渠道硬化3200米,开挖排碱渠4600米,改善了各小组的农业生产用水设施和灌溉条件。

二、村级经济发展情况

按照一村一品的农村农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的核心任务,初步形成两条产业链。

一是以发展小城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来抓,以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根据全村人多地少、多数用户居住在镇区的特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极力引导,鼓励发展村办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几年来,我们先后采取了一整套内引外联、优先提供土地、优先供水供电等发展措施,先后办起了面粉加工厂、钢门钢窗厂、铝制厂、挂面厂等等大小民营企业,其中年产值过十万元的有10家。村民在镇区和公路两旁经商、开商铺的有50多户,从业人数达到300多人,年创产值500多万元。形成了便于经商、办企业、从事运输、旅店餐饮等服务业链。

二是以粮食加工为龙头,重点扶持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确保实现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目标。形成以优质小麦高产栽培配套为主的种植、加工产业链。

三、村级村容村貌情况

针对阿克其村地处乡郊环境现状,我们以“三清五改一配套”为主要内容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工作,全面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投资33万元,完成了各组灌溉渠道硬化3200米,开挖排碱渠4600米,改善了各小组的农业生产用水设施和灌溉条件。投入资金16万元对各巷道进行了清理整治,美化、净化、绿化了村容村貌。

2、投资4万余元购臵了15个移动垃圾池,每天指派专人将村民居住的三个小组清扫的垃圾集中运到垃圾场填理,基本改变了这些居民区尘土飞扬、脏、乱、差的现象。

3、投资156万元,村民筹资每户500元,共筹资15.2万元,乡村两级出资20万元,争取国家资金121万元。将全村3个村民小组的主干道全部铺上了泊油路,路总长度7100米。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4、按照上级有关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号召、鼓励、扶持有条件的村民兴建沼气池和改厕,投资10余万元新建沼气池30口,引入国家爱卫会专项资金21.3万元,自筹资金11万元改厕200座,目前已完成20座。配套完成改厨、改厕、改圈,使村民的厨房实现人畜分离,人畜粪便入池,“一建三改”使全村200多户村民受益。

5、按照“经济要发展,规划必须先行”的客观规律,我们还对本村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按照乡政府规划,将3个小组纳入到镇区建设规划管理范畴。我们还对全村的土地进行了平整。

6、计划新建2500平方米的游园小广场,当前前期准备工作(建址、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已就绪,上级配套资金到位,即刻施工建设。

四、村级信息化建设情况

作为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了提升全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服务支撑,走好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我们积极与县电信公司联系、协调,加速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家庭上网工程、百户电话工程,建立农民上网培训点,鼓励更多村民购臵电脑和安装宽带,我们采取农户出一点,村里补助一点,工作队优惠一点,县电信公司支持一点的政策。今年新增固定电话、手机用户98户,新增电脑宽带用户39户。目前已建设成为:

1、所辖自然村村村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到99%以上; 所辖自然村100%具备上网能力,宽带入户率达到26%以上; 2、建有“党员远程教育点”,可以让党员时时受教育,让村民处处得实惠;

3、建有“农业信息网站”,农牧民群众可随时上网查询特色农业、种养殖、供、销等学用信息,为农牧民提供致富的信息平台。村办企业通过网站,加大了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

4、建有“村民阅览室”,村民可随时查阅资料,了解和收集信息,并成为村民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5、建有阿克其村网站,加强阿克其村对外宣传力度,对内增强村务公开透明度,提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村级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村民主体、项目支撑、社会参与、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救助、“助老助学”等各项目社会公益事业,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素质和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1、严格兑现“两免一补”政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每年对村内考入大学的每人给予资助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