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学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3 13:5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基础上,通过与项目有关的资料、数据的调查研究,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工程、环境等信息进行最终论证和分析预测,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可行性意见,为项目决策审定提供全面的依据的报告。2.三同时制度: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试车:机器在装配好后﹐正式使用之前的试验运行﹐看它的性能是否合乎标准。4.空气的洁净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尘埃的大小和数量。5.洁净厂房:采用空气净化系统以控制室内空气的含尘量或含菌浓度的厂房。6.风玫瑰图:当地气象部门根据多年的风向观测资料,将各个方向的风向频率按比例和方位标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用直线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形似玫瑰花的闭合折线,这就是风玫瑰图。7.悬浮粒子:悬浮于空气中当量直径范围为0.1到0.5微米的固体和液体粒子。8.工艺流程框图:在工艺路线和生产方法确定之后,物料衡算开始之前表示生产工艺过程的一种定性图纸,是最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其作用是定性表示出由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和顺序,包括全部单元操作和单元反应。方框表示单元操作,圆框表示单元反应。9.转化率: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可用该反应物的反应消耗量与反应物的原始投料量之比来表示。单程转化率:表示反应物一次通过反应器,参加反应的某种原料量占通入反应器的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数。全程转化率:以包括循环系统在内的反应器、分离设备的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参加反应的物料量占进入反应体系总原料量的百分数。10.选择性:若反应体系中存在副反应,则在各种主、副产物中,转化成目标产物的反应物A的量与反应物A的反应消耗量之比称为反应的选择性。11. BOD:即生化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溶解氧的量,单位(mg/L)。五天生化需氧量作为生化需氧量的指标用BOD5表示。12. COD:即化学耗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氧的量,单位为(mg/L)。我国废水检验标准规定以重铬酸钾做氧化剂标记为CODCr。13.水质指标:表征废水性质的参数如pH、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有机碳等。14.清污分流:是指将清水与废水分别用各自不同的管路或渠道输送、排放和储留,以利于清水的循环套用和废水的处理。15.绿色生产工艺:针对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和组份,重新设计少污染和无污染的生产工艺,并通过改进操作方、法优化工艺操作参数等措施,实现制药过程的节能、降耗、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16.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建设到交付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基本工作程序:项目建议书?批准立项?可行性研究?审查及批准?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设计中审?施工图设计?施工?试车?竣工验收?交付生产。17.污染防治原则及措施:首先从工艺路线入手,尽量采用那些污染小或没有污染的绿色生产工艺 ,改造那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以消除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对于必须排放的污染物,要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尽可能化害为利。最后,还要考虑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措施:1)采用绿色生产工艺①重新设计少污染和无污染的生产工艺。②优化工艺参数。③改进操作方法。④采用新技术。2)循环套用。3)综合利用。4)改进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管理。 1.工程设计分为设计前期、设计期和设计后期。设计前期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设计期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施工、试车、竣工验收和交付生产等统称为设计后期。2.工程设计有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一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包括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阶段设计只进行施工图设计。制药工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3.试车的原则是从单机到联机到整条生产线,从空车到以水代料到实际物料。4.厂址方案比较侧重于厂址的自然条件、建设费用和经营费用三个主要方面的综合分析和比较。5.厂址选择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的前提。①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②正确处理各种关系③注意制药工业对厂址选择的特殊要求④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⑥节约用地⑦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6.原料药生产区应布置在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而洁净区、办公区、生活区应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影响。7.产品的生产方式可以采用连续生产,间歇生产或者联合生产方式。8.药筛可分为编织筛和冲制筛。筛号数越大,筛孔的内径就越小。泰勒标准筛以每英寸25.4毫米筛网长度上的孔数即目为单位。除尘方法有机械除尘、洗涤除尘、过滤除尘三种。氯霉素气流净化流程可以使尾气中基本不含氯霉素粉末,保护了环境,并且可以回收一定量氯霉素产品。常温常压下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可用水直接吸收氯化氢尾气。9.混合机理包括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胶囊剂可分为软胶囊剂和硬胶囊剂两种。10.针剂的类型有溶液型针剂、注射用灭菌粉末、混悬剂、乳剂。溶液型针剂包括水溶性针剂(水针剂)和非水溶性针剂两大类。水针剂使用的容器可分为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两大类。水针剂生产有灭菌和无菌两种工艺。11.无污染的生产工艺原则:尽可能选用无毒和低毒的原辅材料来代替有毒或剧毒的原辅材料,还可以通过简化合成步骤。12.洁净等级数值越大,空气的洁净度越低。13.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沉降、气浮、过滤、离心、蒸发、浓缩),化学法(中和,凝聚,氧化,还原)、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化学沉淀法中,中和法和硫化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含无机物的废水处理方法有稀释法、浓缩结晶法和各种化学处理法。含有机物的废水处理方法有沉淀,吸附,蒸馏、萃取,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焚烧法。14.废渣处理原则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三化”原则。15.废水处理按处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级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和简单的化学方法除去水中的漂浮物和部分处于悬浮状态的污染物,以及调节废水的pH值等,通过一级处理,可减轻废水的污染程度和后续处理的负荷,一级处理,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等特点,常作为废水的预处理。二级处理指生物处理法,废水经一级处理后再经过二级处理可除去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二级处理适用于处理各种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使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三级处理:一种进化要求较高的处理,目的是除去二级处理中未能出去的污染物,处理方法有过滤、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以及生物法。

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目的和内容。答: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地区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然和资源条件,对工程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工程可实施性,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作出是否合理可行的科学评价。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实现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避免和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1)总论①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②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和主要过程③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性意见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2)市场需求预测3)产品生产方案及生产规模4)工艺技术方案5)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6)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7)总图运输、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8)环境保护9)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10)节能11)工厂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12)项目实施计划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4)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15)结论①综合运用上述分析及数据,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论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②列出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③可行性研究结论。2.工艺流程设计的作用和任务。答:工艺流程设计是工程设计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设计步骤,对后续的物料衡算、工艺设备设计、车间布置设计和管道布置设计等单项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与车间布置设计一起决定着车间或装置的基本面貌,是整个工艺设计的中心。工艺流程设计的任务是按确定的原料路线和技术路线,通过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将原料变成产品的全部过程表示出来。内容包括①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②确定在载能介质的技术规格和流向③确定操作条件和控制方法④确定安全技术措施⑤绘制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3.制药工业污染的特点。答:化学制药厂排出的污染物通常具有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具有组分多,数量大,间歇排放,pH不稳定,化学需氧量(COD)高等特点。4.连续生产方式具有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稳定、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连续生产方式的适应能力较差,装置一旦建成,要改变产品品种往往非常困难。间歇生产方式具有装置简单、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制药工业中的主要生产方式是间歇生产方式。联合生产方式是一种组合生产方式,其特点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是间歇的,但其中的某些生产过程是连续的,这种生产方式兼有连续和间歇生产方式的一些优点。5.好氧生物处理法:在有氧的情况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优点:有机物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含能量最低的二氧化碳和水,释放的能量较多,代谢速度较快,代谢产物也很稳定。缺点:对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要供给好氧生物所需的氧气比较困难,需先用大量的水对废水进行稀释,且在处理过程中需不断补充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处理的成本较高。厌氧生物处理法:在无氧的情况下,利用厌氧微生物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优点:处理过程中,不需提供氧气,动力消耗少,设备简单,并能回收一定量的甲烷气体作为燃料,运行费用比较低。厌氧生物法,主要用于低、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缺点是处理时间较长,处理过程中常有硫化氢或其他一些硫化物生成,需要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