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0:2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D)。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 C 工艺规程 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C)。

A 工步 B工位 C工序 D安装

3.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C)

A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 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4. 加工导柱时,按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以双顶尖为基准,加工加工所有外圆表面及端面,这是遵循 【 D 】

A 自为基准原则 B 互为基准原则 C 互换基准原则 D 基准统一原则 5.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A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6.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 ( C )。

A 工步 B 工序 C 工位 D 装夹 7.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 A )。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 机械加工工序卡 8.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 ( B )。

A 装配图 B 零件图 C 工序图 9.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B )。

A 产品品种单一 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 C 经常重复生产 10.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A )。

A 产品品种单一 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 C 很少重复生产 11.在不同的生产下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C )。

A 相同的 B 相似的 C 不同的 12模具零件采用锻件锻造的目的可能是:( A ) 。

A 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使用寿命 B 合理使用加工设备 C 保证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 13.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 B磨削 C铣削 D铰削 14.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B )基准。

A定位 B测量 C装配 D工艺

15.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

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16.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 A )。

A一次 B两次 C多次

17.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统一”是指( A )。

A 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 B 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C 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18.工件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其中直接找正法运用于 ( A ) 。

A、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加工中 B、批量较小的毛坯粗加工中

C、成批或大量生产中

19.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 A )。

A 粗加工阶段 B 半精加工阶段 C 精加工阶段 20.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所切除的金属层深度称为( B )。

A 加工余量度 B 工序余量 C 总余量 二、 判断题

1.一个工人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某一表面的粗、精车,应算作两道工序。(×) 2.在某机床上将一批轴车完端面后,再逐个打中心孔,对一个工件来说,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应划分为一道工序。(×)

3.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只需一次装夹。(×)

4.一个工序可以包含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

5.对于具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

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6.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 7.只有满足“基准重合”原则,才能实现“基准统一”原则。(×)

8.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加工余量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9.单件、小批量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10.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精基准?试述选择精基准的原则? 答: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选择精基准,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 2.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1-4)

答: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l)先粗后精;2)先主后次;3)基面先加工;4)先面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