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docx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07: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填空题

封闭环确定厉接着要查找各个—组成范坏,所有组成环都必须是—直接获得—尺寸。

1. 机械加工时,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工艺)系统。影响该 系统

受力变形的主要因索是(刚度)。

2. 切削力可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三个分力:(主切削)力(吃刀)抗力和进给抗力。 3. 夹具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通用可调整夹具(或 成纽夹具)、

(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

4.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三方而内容。 5. -?批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常值系统误差影响分布曲线的(位置),随机误差

影响分布曲线的(形状)。

6. 工件常用的装夹方法有:直接找止装夹、(划线)找止装夹和使用(夹具)装夹。 7. 刀具磨损是机械的、热的、化学的等作川的综合结杲,其磨损形式可分磨粒磨损、

(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

8. 刀具标注角度坐标系的三个坐标平而分别是基而、(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 9. 剪切角中是(剪切面)与(切削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10. 机械加工表而质量包括表而(完整性)和表而(物理机械性能)两个方而。 11. 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

12. 以(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以同一个精基准而定位加工大 多数

(或全部)其它表而,称为基准(统一)原则。

13. 主轴冋转谋差对以分解为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倾角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14.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法和(调节)法。

15. T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侗一))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儿个)工件

(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6. 确定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基木原则是(先基准后其他)、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 面

后孔)。

17. 时间定额由(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以 及

准备终结时间组成。

1&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派生

式(样件法)、(创成)式和(半创成(综合))式。

19.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由于采川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进行加工所产生的误差。 20. 刀具使川寿命(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使用的(切

削时间)。

21. X—R图的横坐标是按时间先后采集的样组序号,纵坐标分别为样组的(平均值)和

(极差)。

22. 工艺系统内部热源主要來自(切削)热和(摩擦)热。

二、单项选择题

④1.在外圆磨床上用前后顶尖定位纵向磨削一光轴,加工后发现工件外圆出现锥度误差, 其最

可能的原因是()。 ①

③前后顶尖刚度不足

工件主轴径向跳动 ②砂轮架导轨与工作台导轨不垂直 ④磨床纵向导轨与前后顶尖连线不平行

① 2.基准重合原则系指使用()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① 设计②工序③装配④测量

① 3.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变形区。

① 第一②第二③第三④第二和第三 ④4.过定位系指()o

① 工件实际定位点数多于要求的定位点数 ② 工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表而参与定位 ③ 使用了辅助支承

④ 工件的某些自由度被定位元件重复限制 ② 5.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的影响最人的是()。

① 切削速度 ②切削深度 ③进给量 ④切削宽度 ③ 6.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位于()0

刀尖处 ②切削刃中部

④后刀而靠近切削刃处

③前刀而靠近切削刃处

② 7.积屑瘤容易在()切削时产生。。 ① 低速②中速③髙速④超高速

③ 8.使用夹具主要是为了保证零件加工的()o

①尺寸精度②形状精度③位置精度④表而粗糙度 ④ 9.磨床采用死顶尖是为了()。

①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② 消除导轨不比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③ 消除顶尖孔不圆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④ 消除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③10.箱体零件(材料为铸铁)上C120H7孔的加工路线常采丿IJ( )0

①钻一扩一较

②粗锂一半精锂

④粗锂一半精锂一磨

③粗铉一半精锂一精锂

11. 根据我国机床型号编制方法,最人磨削直径为3201HIH,经过第一次重人改进的高粘

度万能外圆磨床的型号为:()

A、 MG1432A; B、 M1432A; C、 MG432; D、 MA1432 12. 零件的位置误差()相应的尺寸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 13?在主剖面内度暈的皐面与前刀面的夹和为()o

A、前角B、后介C、主偏角D、刃倾角

C 14.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o

A、30% B、50% C、70% D、90%

A 15.对碳索钢工件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牌号为()的硬质合金刀具。

A、 YT30 B、 YT5 C、 YG3 D、YG8

B 16.车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索是()o

A、轴承孔的圆度误差

B、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

C、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 D、切削力的大小

B 17.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车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原 因可

能是()0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 B、卡爪装夹而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o

C、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D、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冋转轴线不平行

D 18.车削加工塑性材料时,大部分切削热(

A、传给工件

B、传给刀具

D、被切屑带走

C、 传给机床和夹具

D 19.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

A、各组成环中公差最人值 C;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B、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D、各组成坏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D 20.分组选择装配法适用于()的场合。

A、 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坏数较多,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B、 装配尺寸链组成坏环数较多,装配楮度要求较高 c;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坏数较少,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D、 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坏数较少,装配精度要求较高

D 21.切削速度V与刀具耐用度T可用如下关系式表示()。注:式中k和m为人于0 的常数

A、 V=k ? T B、 V ? T =k C、 V =k ? Tm D、 V ? Tm=k B 22.箱休类零件常使用()作为统一精基准。

A、一面一孔B、一面两孔 C、两面一孔 D、两面两孔 C 23.经济加工精度系指采用某种加工方法()。

A、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B、所能达到的平均精度

C、在正常条件下所能保证的楮度D、在最不利条件卜所能保证的精度 C 24.工艺系统刚度等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刚度()0

A、Z和B、Z积C、倒数Z和的倒数D、倒数Z积的倒数

C 25.接触变形与扌咅触表面名义压强( )。

A、成正比B、成反比C、成指数关系D、成倒数关系

A 26.镇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索是()0

A、轴承孔的圆度误差 C、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

A 27.强迫振动的频率等于()o

B、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 D、切削力的大小

A、干扰力的频率 B、工艺系统的频率

C、干扰力的频率或其整数倍 D、工艺系统刚度薄弱环节的频率

D 2&车床就地修磨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

A、提高主轴回转精度 C、增大夹紧力

B、保证三个卡爪同步运动

D、保证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

B 29.谋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

A、成正比B、成反比C、成指数函数关系D、成对数函数关系

B 30.铜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而的加工路线常采用()。

A、粗车一半精车 B、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

C、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D、粗车一半精车一粗磨一精磨

① 3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杲( )o

①同一台机床②同一套夹具

③同一把刀具④同一个加工表一面 ② 32、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0

①铸件②锻件③棒料④管材

③ 33、在数控铳床上用球头立铳刀铳削一凹球而型腔,属于( )o

①轨迹法 ②成型法 ③相切法 ④范成法 ④ 34、经济加工耕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最不利 ②故佳状态 ③最小成本 ④止常加工

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

35、背吃刀量作是指主刀)。

①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②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③在基面上的投影值④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 的值 ①36、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o

①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木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Z利的二分Z— ④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Z差的二分Z— ③37、小锥度心轴限制(

① 2②3③4④5

③3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吋,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o

①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Z和 ②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③ 增坏的下偏差Z和减去减坏的上偏差Z和 ④ 增环的下偏差Z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Z和 ③39、高耕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川(

①完全互换法 ②大数互换法 ③分组选配法 ④修配法 ③40、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乂称(

)原则。

①尺寸链封闭 ②大数互换 ③一件一环 ④平均尺寸最小

)。

)个口由度。

三、多项选择题

1. 平而可以采用(①②③④)等方法加工。

①车削 ②铳削 ⑧拉削 ④磨削

2. 工件表而的形成运动有(①②③)

①主运动 ②进给运动

③定位和凋整运动

④退刀运动 3. 切削用量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町以是(①②④

)。

①最短工序时间 ②最小工序成本 ③最大刀具耐川度

④最大利润

4. 提高连接表而接触刚度的措施冇(②③④ )o

①减小外载荷 ②减小连接表而的粗糙度 ③施加予载荷

④提高连接表血的硬度

5. 通常根据X-R图上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②④)。

①有无废品

②工艺过程是否稳定

③是否存衣谋差复映

④变值系统误差的影响

6. 刃倾角主要影响(①④)o

①刀尖强度②主切削力③刀具与工件的摩擦④切屑流动方向

7. 缩短基本时间的工艺措施有(①③④)。

①提高切削川量

②实现加工过程自动化

③采用多刀多刃进行加工

④采用复合工步

8. 下列谋差因索中属于随机误差的因索有(①②

)。

①定位谋差 ②夹紧谋差 ③工艺系统儿何谋差

④工艺系统热变形

9o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A、B、D ).

A、易于保证加工表而之间的位置精度B、便于管理 c、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D、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10. 单件时间(定额)包扌舌(A、B、D )等。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切入、切出时间 D、工作地服务时间 11. 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A、B、C、D )有重要影响。

A、耐磨性B、耐蚀性C、抗疲劳强度D、配合质量 12. 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B、C )o

A、碳素工具钢B、高速钢C、硬质合金 D、金刚石 13o通常切削用量三要索指的是(A、B、C )。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深度D、切削宽度

14. 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屮部直径偏人,两头直径偏小,其的原因右(A、B ).

A、工件刚度不足 B、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C、前后顶尖刚度不足 D、下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15. 从分布图可以估计出(A、B、D )o

A、加工过程是否存在常值系统误差

B、工序能力大小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