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计算题填空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32: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9.下列哪项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无关(反应时间)

30.0.1000mol/Lce(SO4)2溶液滴定0.1000mol/LFe2+的酸性溶液(1.0mol/L硫酸)Φce4+/Ce3+=1.44V; Φfe3+/Fe2+=0.68V,滴定分数为99.9%时,溶液电Fe3+/Fe2+为(0.86V) 31.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请选择指示该反应终点的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 32.以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Cu2+,请选择指示该反应终点的指示剂(淀粉)

33.以EDTA滴定Cu2+,请选择指示该反应终点的指示剂(PAN)

34.配置I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其目的是(使I2溶解在KI溶液中,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35.向溶液中加入F-后,电对Fe3+/Fe2+的条件电位(降低)

36.碘量法测铜时,加入NH4HF2的目的是(控制溶液酸度并抑制Fe3+的干扰

37.用碘量法测定铜时,最好用纯铜标定Na2S2O3溶液,主要目的是:(以抵消方法的系统误差)

38.标定KMNO4溶液最常用的基准物质有(Na2C2O4) 二.填空题

1.已知在1mlol/LH2SO$介质中,EΦFe3+/Fe2+=0.68V,EΦCe4+/Ce3+=1.44V,则以Ce4+滴定Fe2+至99.9%时的平衡电位为(0.86V);计量点电位为(1.06V),滴定至100.1%时的平衡电位是(1.26)

2.电对Fe3+/Fe2+在含F-的介质中,其条件电位将随F-浓度增加而(降低)其氧化能力将(减小)

3.用K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的现象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4.对于氧化还原反应n2Ox1+n1Red2=n2Res1+n1Ox2,n1=n2=1,若要求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99.9%以上,则lgK’至少应为(6),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之差应为(0.4V)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当加入一种可与电对的氧化形或还原形生成沉淀的沉淀剂时,电对的电极电位就会发生改变。氧化形生成沉淀时使电对的电极电位(降低),还原形生成沉淀时,则使电对的电极电位(升高)

6.以K2Cr2O7为基准物质采用间接碘法标定0.020mol/Lna2S2O3溶液的浓度。若滴定时,欲将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控制在25ml左右,问应当称取K2Cr2O7(0.023)克

7.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氧化态和还原态总浓度都为1mol/L)时的电极电位

8.条件电极电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当(氧化态和还原态总浓度都为1mol/L)时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

9.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反映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氧化还原电对的实际氧化还原)能力 10.应用条件电极电位比用标准电极电位更能正确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反应完成的(程度)

11.条件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和(转移电子数)决定的

12.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之差值越大,(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并且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之差必须大于(n1=n2时0.4V n1≠n2时3(n1+n2)0.059/n1n2)V,这样的反应才能用于滴定分析

13.用 Ce4+滴定Fe2+时,滴定分数为(1.00)处的电位为化学计量点电位

14.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当H2SO4浓度为1mol/L,Φ0’MnO4-/Mn2+=1.45V, Φ0’Fe3+/Fe2+=0.68V时,其化学计量点电位值为(1.32V)

15.氧化还原指示剂是指(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它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它能因氧化还原作用而发生(颜色)变化

16.用KMNO4作滴定剂滴定无色或浅色的还原剂溶液时,无需再加指示剂,KmnO4起到( 自身)指示剂的作用

17.MnO4-与Cr2O42-的反应是(自动催化)反应,滴定开始时,加入的第一滴KmnO4红色溶液褪色(慢),所以滴定开始时滴定速度要(缓慢)

18.KmnO4法滴定终点不太稳定,这是由于空气中的(还原物质)和(尘埃)等杂质落入溶液中能使KmnO4(分解),而使粉红色消失

19.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的分析方法

20.碘量法中,淀粉溶液应用(新鲜配制的)否则则其与I2形成的配合物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

21.硫酸铜中铜的测定实验中,加入KSCN的目的是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同时释放出(被CuI吸附的I2)但是KSCN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22.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指示剂有以下三种类型:1(氧化还原指示剂)2(自身指示剂)3(专属指示剂)

23.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物质有(草酸钠)(H2C2O4.2H2O)等

24.由于固体I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实验应用时通常将I2溶解在(KI)溶液中,此时I2在溶液中以(I3-)的形式存在。

25.用KMnO4测定铁矿石中Fe的含量时,加入MnO4和H2PO4的作用是(防止Cl-存在下发生诱导反应使Fe3+变为无色离子[Fe(PO4)23-])

26.用KMnO4测定Fe2+时Cl-的氧化反应速度被加速的现象属于(诱导)作用 27.用K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的现象属于(自动催化)作用

28.为了减小误差,间接碘量法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及(低温)下进行滴定 29.以KMnO4溶液滴定Fe2+的理论滴定曲线与实验滴定曲线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滴定时介质的不同)

30.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附近电位突越的长短与(两个点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相差大小)有关,电极电位相差越大,突越越(大)

31.在以淀粉做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后,溶液又会出现蓝色,这是由于(空气氧化I-)所引起的。

32.碘量法滴定铜的过程中,加入KI的作用是(还原剂)(沉淀剂)(络合剂)

33.配置Na2S2O3溶液时,为了(赶去水中的CO2和杀死细菌)应用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并且加入少量(Na2CO3)使溶液呈微碱性。

34.Na2S2O3溶液一般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同时还容易(风化)(潮解)因此不能直接配置标准溶液。

35.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越完全),K’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和(转移电子数)有关

36.诱导作用是指由于(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而促进(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

37.绘制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时,滴定等当点前,常用(被滴定物)电对计算;滴定等当点后,常用(滴定剂)电对进行计算。

38.K2Cr2O7氧化能力比KMnO4(稍弱)应用范围比KMnO4法(窄);此法只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39.用 I2标准溶液滴定还原剂的方法是(直接碘量法);利用I-与强氧化剂作用生成定量的I2,再用还原剂标准溶液与I2反应,测定氧化剂的方法称为(间接碘量法)

40.间接碘量法中,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中进行,pH过高,I2会发生歧化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会发生(分解),I-容易(被氧化),通常pH<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