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0:08: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课题 圆的认识2 第 3 课时(总第3 课时) 教学重点: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材分析 教学难点: 圆是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 2、 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半径的2学习目标 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学生操作 一、 用不同的方法找圆心,(课前让学生先在 家里实践一下) 二、 圆是轴对称图形 1、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我们已学过哪些轴对称 图形?(什么是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 条? 2、 圆是轴对称图形 (1)让学生按直径对折看是否重合?(大小图形多 折几个)得出了结论。 (2)直径是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三、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 让学生各自量一量自已所画的圆中的半径与六年级 直径各是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练习 (2) 小结: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相等。在同 一圆中所有的直径相等。 同一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等 于直径的二分之一。 学生写作业 四、 练习 1、 老师出题学生口答 2、 填表 3、 画圆的对称轴 五、 总结 六、 作业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文档
教学反教后记:有了前面的扎实叫教学,后面这节课学生学得很轻松。知识掌握的较扎实。 思
课题 欣赏与设计 第 4 课时(总第 4 课时) 学材分析 图案很美,学生能够喜欢。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图案的绘制过程不是非常清楚。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学习目标 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的特点。 3、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看一看 1、看一看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 图案组成的?经过了哪些变化? 涂一涂 2、涂一涂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准备怎样涂?涂出来会是什 么样子? 展示交流 3、展示交流 4、书中第2题方法同上 做一做 5、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设计,再让 学生说说设计方案。最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 行物品中和标志的设计。 6、总结 六年 教学反学生很喜欢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思
课题圆的周长 第 5课时(总第 5课时) 教学重点: 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材分析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一些组合图形的周长概念比较模糊。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并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史实,向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文档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圆形铁丝、圆的模型、画圆工具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引入 1.实践引题。 画圆,指出圆的周长。如果第二个圆一周长度(周长)要求比刚才这个圆的周长大,画的时候该怎么办?(半径变大,直径变大。)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揭示课题。 二.展开 1.按课本P11问题中的插图和讨论题,分4人小画圆,指出圆的周长。 组进行讨论。 2.出示P11活动中铁丝围成的圆,求它的周长, 有什么办法?(绳子绕一周,量绳子;铁丝剪断, 化曲为直。) 出示一个圆形,求它一周的长度,还有什么办 法?(引出在尺上滚动周长的方法。)在滚时要注 意什么?(滚动时很容易原地打转,测量时容易4人小组进行讨论 有误差,所以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分组操作:用滚动(将圆片拿起,放在尺上滚)或用绳子绕一周,测绳子长度的方法,分别测出 直径是2㎝,3㎝,4㎝,5㎝的圆的周长,填表 计算,观察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 然后分小组 汇报,由多组汇报都得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六年级 点,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 出圆周率) 分组操作 4.通过实验认识圆周率。各组汇报测量结果,汇 报观察结果。经实验得出:不管多大的圆,它的 周长除以直径的值是一个常数。我们把它叫做圆 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 因此: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或C=2πr 最后要向学生说明,大家实验结果不统一,是由 于滚动时有磨擦力等因素干扰,无法很精确。 5.介绍数学家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为了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的值,数学家们花费了 不知多少精力,终于得到了一个比一个更精确的 近似值。 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三.巩固 径,还可以求半径 1.请生复述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径,还可以求半径。 练一练 四.总结 五.作业 教学反教后记:新课程重视学习的过程是非常正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推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