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3:10: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T3组成构成射随器,以增强其负载能力;T4为高频宽带放大器,以使后级丙类功放电路获得较大的激励电压;T5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其负载采用谐振回路,谐振回路具有选频和阻抗匹配的作用;其负载为75Ω电阻,亦可用阻抗为75Ω的天线代替。
功率放大电路部分前一级高频磁环为6:2,后一级的磁环为10:4。 本单元原理图如下: 4.5实验数据与结果 1.晶体震荡电路 图 未经射随器的输出震荡波形 图 经过射随器后的波形 结果分析: 调节RP0使得振荡级输出信号为6MHz,晶体振荡电路的频稳度很高,频率基本稳定在6MHz;调节RP2可以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 2.音频放大器 调试音频放大电路使之稳定输出1KHZ的频率,调节RP3使波形最好,调节RP4调节幅度大小300mV左右。 结果分析:LM358的第一个部分用于产生频率为1KHz的音频信号,LM358的后一个部分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幅度,调节RP4,令输出稳定,测得音频信号的频率约为948.4Hz调节RP4可以调节音频信号幅度
图 音频发生器产生的调制信号
3.振幅调制电路
焊接并调试相乘器电路,以MC1496为核心,实现载频信号与音频信号的相乘,连接JP1、JP2、JP6,可以分别通过调节RP2、RP4来改变载波与调制信号的幅值,使其能正确调幅;然后用示波器测试Jp3端口,输出为普通调幅波
图 调幅后的输出波形
4.功率放大
焊接并调试功率放大电路,通过理论计算,调整线圈匝数,甲类功放的线圈匝数之比为24:8,丙类功放的线圈匝数比为7:4,调谐回路中的可变电容用收音机中双联代替,容易实现选频与阻抗匹配。 图 功率放大后的波形 5.负载处输出波形 图 负载处输出波形 6.电路板 图 电路板 五、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调试方法及原因: 经过理解原理图、整理元器件、焊接、调试、发现故障排除问题的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安装调试过程,最终在末级负载得到有较小失真的调幅波形,与理论设计较为符合。只有不断的论证,并且将正确的理论具体化,才能得到正确的设计。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了故障,载波输出正常,但一直加不到乘法器上,由于这个问题比较特殊,问了很多组都没有出现过这个情况,我们只好一个元件一个元件、一个管脚一个管脚、一个焊点一个焊点的耐心认真排查,花了几乎一天的时间,最后在老师的指点以及我们的认真排查,定位了问题点,或是电容C22坏了或是电路板在这一处的线路断了,经过将电容C22焊下来替换、再次检测、重新焊电容,问题并没有解决且原来的电容是好的。最终,确定了只可能是电路板出现了问题,应该是在那一段有一处断路,最终确定了问题,只好将载波通过信号源直接与 乘法器相连。由此我知道了,在硬件检测中,只要分析原因和耐心调试一般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总之,本次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设计要求,但输出波形不够理想,调制信号电压的幅值过高,但调整后一级RP减小幅值却会造成波形的失真,形成有凹陷的脉冲波,频率也会有一定的偏移,按照原理图来看第二个放大器应该是放大第一个放大器输出的波形,调节第二个放大器的RP只会改变放大的幅值大小而不会造成频率的偏移,解释之一是第二级的负载影响了前级,但调试中发现即便只是将RP4调整很小的角度甚至不到一圈,也会导致偏移和失真,运算放大器作为接近理想的模拟放大器,后级负载不应该对前级影响这么大,故而否定这个解释;解释之二是第二级的滑动变阻器选错了,阻值过大导致了对前级的影响也大,但调试中也发现即便应该是处于一个很小的阻值范围内,也会对频率造成很大的扰动,将电位器融下来检查,却发现并没有选错,故而这个解释也被否定;最后一个解释则是可能是集成电路可能有短路之类的问题,导致后级对前级造成了极大的扰动。由此可见,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六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体会到了电子系统都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来简化,首先将总体电路分成若干个子模块,使每个模块有各自的不同的任务;再对各相对简单的子模块进行单独设计、调试;最后将各个子电路组合在一起完成整个电路。这样做法分工明确,层次清晰,使设计者能更宏观的把握设计的总体步骤 。而且设计、调试单独的子电路降低了工作难度,使设计工作更有条理性。在检查电路时,也可根据各种情况分析是哪个子系统出了问题,再单独检查该出问题系统,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深刻明白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性。只有在动手时,各种各样的原本以为不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可能出现在眼前。我认识到只有动手做才能发现问题,遇到问题不能只空想要动手检查,从实际中发现问题,这个过程中,耐心是不可少的。而以后我们必将面对更加复杂的设计工作、更加匪夷所思的问题,此次设计过程对我的动手能力和思想层面都有了积极的促进效果,使我做事情更加细心有耐心。这次设计过程让我认识到了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次课设,更重要的是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的欠缺之处,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