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实验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3:44: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 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二、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

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

(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下面仅就常型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简要介绍。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电磁型继电器的典型代表是电磁型电器,它既是实现电流保护的基本元件,也

图2-1 DL系列电流继电器

1 2 7 6 3 IKA 压继电器、功率

? 4 5 用的电磁

? 流继电是反应故

障电流增大而自动动作的一种电器。

下面通过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分析,来说明一般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图2-1为DL系列电流继电器的结构图,它由固定触点1、可动触点2、线圈3、铁心4、弹簧5、转动舌片6、止挡7所组成。

当线圈中通过电流IKA 时,铁心中产生磁通Φ ,它 通过由铁心、空气隙和转动舌片组成的磁路,将舌片磁化,产生电磁力Fe,形成一对力偶。由这对力偶所形成的电磁转矩,将使转动舌片按磁阻减小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继电器触点闭合。电磁力Fe与磁通Φ 的 平方成正比,即

Fe?K1Φ2

其中 ? =IKANKARC 所以

222Fe?K1IKANKARC

式中,NKA —─ 继电器线圈匝数;RC—─ 磁通Φ 所经过的磁路的磁阻。 分析表明,电磁转矩Me 等于电磁力Fe与转动舌片力臂lKA的乘积,即

Me?FelKA?K1lKA2NKA2Rc22IKA?K2IKA

(2-1)

式中, K2 为与磁阻、线圈匝数和转动舌片力臂有关的一个系数,

K2?K1lKA2NKA。 2RC从式(2-1)可知,作用于转动舌片上的电磁力矩与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IKA的平方成正比,因此,Me不随电流的方向而变化,所以,电磁型结构可以制造成交流或直流继电器。除电流继电器之外,应用电磁型结构的还有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

为了使继电器动作(衔铁吸持,触点闭合),它的平均电磁力矩Me必须大于弹簧及摩擦的反抗力矩之和(Ms+M)。所以由式(2-1)得到继电器的动作条件是:

Me?lKAK12NKA2RC2IKA?MS?M (2-2)

当IKA达到一定值后,上式即能成立,继电器动作。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

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用IOP表示,在式(2-2)中用IOP代替IKA并取等号,移项后得:

IOP?RCNKAMS?MK1lKA (2-3)

从式(2-3)可见,IOP可用下列方法来调整: (1)改变继电器线圈的匝数NKA; (2)改变弹簧的反作用力矩Ms; (3)改变能引起磁阻RC变化的气隙?。

当 IKA减小时,已经动作的继电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会返回到起始位置。为使继电器返回,弹簧的作用力矩M?s必须大于电磁力矩M?e及摩擦的作用力矩M?。继电器的返回条件是:

??Me??M??K2?lKA MS2NKA?2RC2IKA?M? (2-4)

当 IKA减小到一定数值时,上式即能成立,继电器返回。能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并以Ire表之。在式(2-4)中,用Ire代替IKA并取等号且移项后得:

Ire??RCNKA??MS?M???lKAK2 (2-5)

返回电流Ire与动作电流IOP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Kre,即Kre=Ire/IOP。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继电器IOP>Ire,因而Kre<1。对于不同结构的继电器,Kre不相同,且在0.1~0.98这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

(2)电磁型电压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的线圈是经过电压互感器接入系统电压Us的,其线圈中的电流为

Ir?UrZr

式中:Ur—加于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等于Us/npT(npT为电压互感器的变比);Zr

—继电器线圈的阻抗。

继电器的平均电磁力Fe?KIr2?K?Us2,因而它的动作情况取决于系统电压Us。

我国工厂生产的DY系列电压继电器的结构和DL系列电流继电器相同。它的线圈是用温度系数很小的导线(例如康铜线)制成,且线圈的电阻很大。

DY系列电压继电器分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两种。过电压继电器动作时,衔铁被吸持,返回时,衔铁释放;而低电压继电器则相反,动作时衔铁释放,返回时,衔铁吸持。亦即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相当于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电压;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电压相当于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因而过电压继电器的Kre<1;而低电压继电器的Kre>1。DY系列电压继电器的优缺点和DL系列电流继电器相同。它们都是触点系统不够完善,在电流较大时,可能发生振动现象。触点容量小不能直接跳闸。 (3)时间继电器特性

时间继电器是用来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中建立所需要的延时。对时间继电器的要求是时间的准确性,而且动作时间不应随操作电压在运行中可能的波动而改变。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由电磁机构带动一钟表延时机构组成。电磁起动机构采用螺管线圈式结构,线圈可由直流或交流电源供电,但大多由直流电源供电。

其电磁机构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区别在于:当它的线圈通电后,其触点须经一定延时才动作,而且加在其线圈上的电压总是时间继电器的额定动作电压。

时间继电器的电磁系统不要求很高的返回系数。因为继电器的返回是由保护装置起动机构将其线圈上的电压全部撤除来完成的。

(4)中间继电器特性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在继电保护接线中,用以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实现必要的延时,以适应保护装置的需要。

它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但它的触点数量多且容量大。为保证在操作电源电压降低时中间继电器仍能可靠地动作,因此中间继电器的可靠动作电压只要达到额定电压的70%即可,瞬动式中间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05秒。

(5)信号继电器特性

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三、实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