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10:3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资,因为后者的收益较高,相关的货币流动期限较长,汇率的稳定对之更为有利。由此可见,托宾税能够抑制投机、稳定汇率,使外汇交易对经济基本面的差异和变化做出反映,引导资金流向生产性实体经济。
②它可以为全球性收入再分配提供资金来源。考虑到目前全球外汇交易的天文数字,即使对外汇交易课征税率很低的税收,也能筹到巨额资金。如果能通过国际合作把这笔巨资用于全球性收入再分配,那么确实能对世界做出极大贡献。
(3)托宾税方案的实施条件 这一方案虽能有效地抑制投机、稳定汇率,但它的顺利实施却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 ①许多技术难题的解决。托宾税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从税基的确定角度看,根据公平原则,托宾税应尽可能涵盖一切参与外汇交易的个人、企业、金融中介机构、政府和国际组织。但这样的税基不能把不同性质的外汇交易区别开来,对投机者和非投机者都同等地课以此税,显然有悖于托宾税的宗旨。另外,从应税交易的识别角度看,托宾税主要针对的是投机性现货交易,但目前外汇市场上最为活跃的投机活动发生在衍生工具领域。对衍生工具征税将使税收的征收监管更加复杂,并且可能严重破坏衍生市场的发展。最后,在税率确定上,目前的建议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如使用低税率,不一定能有效地阻止投机交易,如果采用足以阻止投机的高税率又将使外汇交易量大为缩减,从而损害金融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②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托宾税是一种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方案,各国协调中可能出现许多障碍难以克服。例如,是否能将所有国家都纳入协调范围。如果有的小国不愿采用,那么在其他主要国家都征收托宾税时,它就会迅速发展为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使托宾税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另外,托宾税的收入分配问题因为明显的利益性而可能引起各国的激烈争吵。
2.什么是BP曲线? 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武大2000研) 答:(1)BP曲线指国际劳务收支保持不变时收支和利率组合的轨迹,即BP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和收支的组合都可以使当期国际收支均衡。
(2)BP曲线的推导有两种方法:公式法和图形法
①公式法:结合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和净资本流出函数来推导。 BP指国际收支差额,即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的差额: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或者
BP?nx?F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也称为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BP=0。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BP>0,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BP<0,则称国际收支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当国际收支平衡时,即BP=0时,有:nx?F
将净出口函数:nx?q?ry?nEPfP和净资本流出函数:F??(rw?r)代入中,有:
q??y?nEPfP??(rW?r)
化简为:
r???y?(rw?nEPf?P?q?)
上式表示,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称关系式为国际收支均衡系数,简称国际收支函数。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BP曲线。从上式可知,BP曲线的斜率为正,即BP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②图形法:用图形转换的方法来推导。 如7–3所示,其中,(a)图为净资本流出曲线,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b)图是横纵坐标的转换线,即45°线,它表示净资本流出额与净出口额相等,两个项目的差额正好互相补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c)图为净出口曲线。在(a)图中,当利率从r1上升到r2时,净资本流出量将从F1减少到F2。假如,资本项目原来是平衡的,这时将出现顺差。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根据45°线,净出口必须从nx1减少到nx2,按照净出口曲线,国民收入要从y1增加到y2。这样,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利率和收入有两个对应点C和D,同理也可以找到其他对应点,把这些对应点连接起来便得到BP曲线。
如(d)图中的BP线所示:BP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个使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而不在BP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使国际收支失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具体而言,在BP曲线上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入顺差即nx>F;在BP曲线下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即nx<F。在BP曲线上方取一点J,J与均衡点D相比较,利率相同,收入较低,而其相交的净出口较高,即有nx>F,在BP曲线下方任取一点K,K与均衡点C比较,利率相同,收入较高,故相应的净出量较低,即有nx<F。另外,从上述BP曲线的推导中容易看到,净出口减少使BP曲线右移,净出口增加使BP曲线左移。
图7—3 BP曲线的推导
3.在“三元悖论”说中,在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固定和货币政策独立三个方面,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特性。请问为什么?(武大2003研)
答: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②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
必须牺牲资本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③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三种选其是的二种是国际货币体系三元悖论的根本特性。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
(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以牺牲稳定的汇率为代价,来达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发生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自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地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了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惟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说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实行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持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政策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就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如果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表示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旨在实现的三个目标,那么每一条边均代表一类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克鲁格曼将此三角形称作“永恒的三角形”(eternal triangle),其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各种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法。事实上,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三角形的三条边所代表的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都曾经在现实中实施过。比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各国汇率开始自由浮动,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今天的欧洲货币联盟、货币制度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而现今中国大陆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账户,不开放资本账户。
4.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答:金本位制是一种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典型形式。国际金本位体系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①黄金作为最终清偿手段,是“价值的最后标准”,充当国际货币。②汇率体系呈现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制。③这是一个松散、无组织的体系。
优点:①由于汇率固定,从而消除了汇率波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促进世界贸易;②由于金本位制内在的对称性,该体系中没有一个国家持有特权地位,都必须承担干预外汇
的义务;③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必须固定其货币的黄金价格,所以它们不会允许其货币供给比实际货币需求增长得更快。因此,金本位制天然地能够对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国内价格水平上涨的做法予以限制。
缺点:①它大大限制了使用货币政策对付失业等问题的能力;②只有当黄金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稳定的,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做法才能确保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③当各国经济增长时,除非能不断地发现新的黄金,否则中央银行无法增加其持有的国际储备;④金本位制给了主要的黄金产出国通过出售黄金来影响世界经济状况的巨大的能力。
5.IS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中有何不同?
答: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三个部分所组成,AD=C+I+G,由Y=AD的恒等式推导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IS曲线。但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加入了国际经济部分,最大的变化是国内产出水平不完全取决于对本国商品的国内消费。国内的消费中的一部分是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而一部分则来自于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同时,本国商品亦要提供给国外消费。对国内商品的总需求必须加入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即出口,再减去国内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即进口,AD=(C+I+G)+(X-M),其中,(X-M)表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与本国消费的国外商品的差额,即净出口。如果外国的需求相对恒定时为X,而国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依据收入、汇率水
平而变化,则收入提高时国内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由此可推导出开放经济下当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总需求,即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IS曲线。
由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一方加入了净出口,利率变动对影响支出的因素增多了,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减少投资,还会提高汇率(这是因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吸引更多国外资金流入本国,从而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促使本国货币升值),从而减少净出口和总需求,因此,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更平坦一些。更平坦的IS曲线使支出的乘数作用要小一些,即由于开放经济中收入增加会同时导致进口的增加,因而国内开支增加时,其作用的影响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影响,
如图7—4所示。 AD0 AD AD1(封闭经济下需求线的移动) AD1′(开放经济下需求的移动)
(需求减小)
45° O Y1′Y1 Y0 Y
r r1 r0 IS′(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利率上升) IS(封闭经济下的IS曲线)
O Y1′ Y1 Y0 Y
图7—4 IS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中的异同
6.简述支出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答:支出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局限分以下情况分析:
(1)世界性衰退的情况。国际收支顺差国实行扩张性的支出调整政策,以刺激顺差国对产品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恢复本国的内部均衡。但对国际收支逆差国却处于政策冲突之中。若为了扩大国内就业,它应该实行国内支出膨胀的政策,但会刺激对顺差国产品的需求,加重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若为了外部均衡,他应该收缩国内支出,这又将造成对国内产品需求的缩减,加重国内的不均衡。
(2)国际收支顺差国衰退、国际收支逆差国景气的情况。两国在政策选择上不存在任何冲突。国际收支顺差国应对其国内支出采取膨胀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国应收缩国内支出。
(3)国际收支顺差国景气、国际收支逆差国衰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处于政策冲突之中。
(4)世界性经济景气的情况。国际收支逆差国应实行收缩国内支出的政策。但是,国际收支顺差国却处于政策冲突之中,为了外部均衡,应当对其国内支出采取膨胀政策;而为了内部均衡,应当收缩国内支出。
7.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偏离呢? 答: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出现偏离的根本原因在于决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是不同的经济主体。在开放的宏观经济体系中,总需求是由五个经济主体决定的:居民、企业、政府、银行和外国政府。
在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是通过宏观市场体系的调节来实现的。宏观市场体系由以下四种市场构成: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外汇市场。在产品市场上,主要是通过价格变动来调节产品市场总供求的失衡问题,宏观资产市场包括非盈利资产市场(货币市场)和盈利资产市场。盈利资产市场是指股票、债券和不动产市场。像价格是产品市场的调节工具一样,利率(货币的价格)是资产市场的调节工具。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通过工资或失业率的变化来加以调节的。在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中,总供给仅是由企业这一经济部门决定的。宏观经济研究就是从影响总需求的五个宏观经济主体和影响总供给的一个宏观经济主体出发,来研究宏观经济波动、总供求不平衡问题。实际上,这种宏观经济的波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社会分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8.在市场经济中,如何使国际收支自动得到调节?
答:在市场经济中, 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主要是通过价格、收入、汇率等的变化,使国际收支自动得到调节,趋向平衡。历史上在金本位制度下,如果一国发生了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汇率就要上升,这时该国就要输出黄金,于是货币发行量及存款都要收缩,物价就会下降,这样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应得到改善。反之,则会发生相反的过程。这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就会通过黄金流通机制自动得到调节。金本位制被纸币本位制取代后,这种经济中的自动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及资本流动等各方面的变化,使国际收支自动得到调节的。例如,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时,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外资产增加,使银行信用扩张,银根松弛,利率下降,由此使:
(1)国内消费和投资都增加,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进口增加,缩小原来的国际收支顺差。
(2)国内总需求增加,物价上涨,从而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下降,进口增加,缩小原来的国际收支顺差。
(3)资本外流,外国资本流入受阻,也缩小了贸易顺差
(4)对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减少了贸易顺差。
反之,如果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能通过相反的调节过程,使国际收支状况自动得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