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 7:43: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大中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学校地处塘下镇,塘下镇工业非常发达,周边分布着很多新居民——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约占塘下镇总人口的35.3%。自然而然,他们的子女便成了我校的主要生源。目前,我校382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370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而且与本地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较大,在心理和行为上与本地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隔阂。在对他们进行抽样调查下,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说过谎话,有不守信用的行为;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被歧视感,性格孤僻,敏感;生活习惯上不卫生;行为上缺乏教养和文明,经常我行我素,乱丢纸屑,随地吐痰,随便说脏话;家庭教育上缺乏正确引导,父母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有不少家长采用的是打骂式、恐吓式,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

1.家庭教育的问题:①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着高强度的工作,有些人一天干12个小时,有些人甚至一个人做几份工作,而这样的状态势必让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教育。②家长文化素质低,无能力教育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许多家长早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因此文化水平有限,而这样的水平并不能行之有效地教育孩子。③环境变化频繁,无归属感、安全感。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工作不稳定,随着工作的变

动而处在流动之中,孩子们也随之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辗转流动。孩子们要在不断的

流动中适应新的环境,结果孩子往往在一所学校就读不久又要随着家长迁移。学校和家庭生活环境的频繁变动,使得孩子要不断适应新环境、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因而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2.学校教育缺乏应对意识和措施:①学校观念——重智轻德。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状况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变。②德育观念较差,德育活动开展较少。有些学校的教师还把思想品德、德育活动等常规课程让语文、数学代替。③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对学生思品的教学简而化之,照本宣科、流于形式。

3.环境的负面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忙于生计、文化水平低;大人闲时看电视、喝酒,更有甚者聚众赌博,少有正确的生活方式;伙伴们整天玩耍,不思学习,流连于网吧等。这是一种现象,相对来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性大些。这样,他们便容易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

教育学理论说: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人的思想品德和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所以我们课题组为了在这一关键时期,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加强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使他们在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的课题研究。 二 同类研究综述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老师普遍关心、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方面的资料有很多,而关于如何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品行的研究内容还很少。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孩子相比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因此,我们的研究将在这方面作一些关注。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本次课题针对本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品德教育与行为培养作为着眼点,以养成教育为主,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之路。这一研究可以为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路,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是让家庭教育变得温暖,让学校教育有的放矢,让孩子生活的环境充满正能量,同时也要让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让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从而使孩子的品德与行为良好养成。 四 理论依据

(1)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的精髓是“认知—发展”,他认为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思维的积极发展,而道德发展同理智发展一样,有着明显的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接过程。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论:人本主义认为传统学校德育压抑人性,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本性的完善。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和主体作用,注重现实生活和儿童品德发展的实际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兴趣。注重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3)德育教师的意见:德育是一种做人的教育,教师要把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相应的行为习惯,需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德育教师在实践德育任务时,应从研究德育的特点出发,并遵从德育的原则方法,即通过教学任务及精湛的教学艺术,把德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寓于教育环境建设之中。教师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精神,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重于老师的教学艺术。

(4)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5)新课标理念: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由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实践中深深懂得: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们认为,低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学生个性以及主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五 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一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与行为的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让每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发展健康心理。

(3)建立成长档案,做好跟踪记录。

(4)编写一套对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指导手册(手册)。

(5)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研究内容: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个性品质的形成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的。它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为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德行为教育,增强品德行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的:

(1)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教学构建的研究;

(2)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品德形成的影响; (3)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品德形成的影响; (4)家庭生活、社会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品德形成的影响; (5)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品德形成的影响;

(6)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体系的研究; (7)良好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的策略研究。 六 课题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德育科研的生命所在,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首要原则。本课题应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此,课题组成员要加强对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德育理论著作的学习和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对观察和搜集的事实材料应如实记录,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和总结。

(2)创新性原则。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同样也是教育科研的本质特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教育的对象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探讨,要有创见、有新意、有特色。

(3)实践性原则。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