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雍彦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4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单元 游三峡单元备课

教 材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五 年级 二 班 本单元继续以“三峡工程”为素材,由“五级船闸”、“天下第一门”、“三峡大坝”、和“三峡移民”四个真实情境构成“情境串,引出小数除法的一系列问题。单元教学内容: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3、求商的近似值4、循环小数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带中括号) 知识与能力: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小数除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里中括号的应用。 1、积极创设现实、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3、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4、积极倡导解决温暖体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信息图、学具小棒、卡片 五级船闸 3课时 天下第一门 2课时 三峡大坝 3课时 三峡移民 2课时 回顾整理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共 计 13课时 学习 重点 难点 教 学 措 施 教学 准备 课 时 安 排

1

石横镇南大留小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年级 学科 课题名称 五 数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 1 课时 信息窗一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结合实际问题,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重、难点)。 2、我能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3、我会养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好习惯。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自 主 学 习 谈话: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深入三竖式计算:217÷7= 480÷15= 峡工程,学习了小 数乘法,今天我们要继续了解三峡工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24页第一个红点。 程,看看还有哪些 收获。 想一想,求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怎样列式? 尝试计算: 谈话:该怎样(1)我把米化成厘米: 计算呢?先自己想(2)我会计算984÷3=( ),所以9.84÷3一想,做一做。 =( )。 (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思考:①整数部分9个一除以3,商是几个一?所以 将你的想法和商的个位上写几?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 ②十分位上的8表示什么?8个十分之一除以下。引导学生说出:要在个位3的右面3,商是几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里表示? 点上小数点,也就 ③十分位上8除以3还余2,和百分位上的4是商里的小数点和合起来是几个百分之一?除以3得几个百分之一?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我用竖式计算: ④观察商和被除数的小数点,你有什么发现? 1、知识链接 2

1、尝试计算:2.5÷5= 思考:商的个位不够商1,商的个位应该怎么写数?为什么? 合 作 探 究 2、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按照( )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 )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要( )。 1、各小组将你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3总结: 展 示 交 流 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出示课件) ⑴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⑵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梳理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 1、课本26页1-4题 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学生明确:被除数比除数小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 第一组是一般的小数除法,第二组是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说一说: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达标 教师巡视,观察学检测 2、张新买了7本《冒险小虎队》,共计46.9元,每生是否认真听取别本售价多少钱? 人的意见。最后进 行全班性交流。 教 后 感 悟

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能正确分析解答,积极进行小组讨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