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4:05: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目标

1、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3、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积累

无题

37

48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注:此诗作于1931年2月,时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时,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写。 1. 惯:含有司空见惯之意。长夜:漫长的黑夜,比喻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岁月。 2. “挈(qiè)妇”句:挈、将,是同义词,均有提携、带领的意思。妇:指鲁迅夫人许广平。雏:指鲁迅的幼儿周海婴。当时,海婴还只有一岁零三个月,故称“雏”。鬓有丝:指两鬓斑自。鲁迅写此诗时已51岁,因多遭离乱与忧患,故有憔悴、衰老之感。 3. 慈母:泛指当时受迫害的革命者的母亲。

4. 城头:指南京。变幻:指国民党军阀间的勾心斗角,长期混战,使政局动荡不安。 5. 忍看:原作“眼看”,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忍看”。朋辈:即朋友,战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

6. 刀丛:比喻国民党的迫害政策。原作“刀边”,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刀丛”。

7. 无写处:含有无地可写,无处可发表之意,形容极度悲愤。

8. “月光”句:月光如水,语出杜牧《七夕》诗:“瑶阶夜色凉如水”。缁(zī)衣:即黑色的衣服。

[1]

5

6

[1]

12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

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

(2)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蕉峣:jiāo yáo 高耸)

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 3、自学评价 (1)、给加点字注音。

长歌当哭( ) 菲薄( ) 租赁 ( ) 不惮( ) 虐杀( ) 惩创( ) 绯红( ) 尸骸( ) 寥落( ) 黯然( ) 攒射( ) 浸渍(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编辑 洋溢 桀骜不驯 B.扉页 屠戳 百折不回 C.气概 徘徊 陨身不恤 D.销行 喋血 和霭可亲

(3)、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__在生者,_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_______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A.即使 但 也 倘使 B.虽然 相反 也 或许 C.虽然 但 却 倘使 D.即使 相反 却 或许

探究案

整体感知——结构

全文共分七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悲愤感情。第1段写作者参加为刘、杨

两烈士开追悼会那天的情形。“独在礼堂外徘徊”一句中“ 独 ”与“ 徘徊 ”可见心情的沉痛。第2段写刘和珍预定《莽原》的事。“生活艰难”、“毅然”表现了刘和珍 敢于反抗、追

- 2 -

求进步 的精神。第3段表明写作本文的一个目的是批判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最后一句中“非人间”“浓黑的悲凉”指 社会的黑暗 ;“最大哀痛”指作者无法压抑的悲愤;“它们”指 反动派和“学者文人” ;“后死者”指 作者自己 。

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第1段将 真的猛士 和 庸人 进行对比,赞扬前者勇敢面对现实、永不回避的精神,批评后者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的态度。第2段说明写本文是为了不忘血债。

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她的哀悼和崇敬。第1段作者给与她“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最高评价。第2段写“初见姓名”、“反抗校长”、“听课交谈”、“黯然泣下”四件事。突出刘性格的三个侧面,一是“桀骜锋利”的个性,二是“ 始终微笑着 ”善良可爱的性格,三是“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深远广大的胸襟。

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卑劣。第1段通过一系列虚词表达了作者无限愤慨的心情。2—4段进一步抒发愤激之情,怒不可遏。第5段,用诗化的语言,把愤怒的情感推向顶点。“沉默呵!沉默呵!”运用 反复 的手法,强烈抒发了作者深沉、激越的感情。最后用“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句表示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非此即彼,就看我们选择。

第五部分,记述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第1段为过渡段。第2段记惨案发生的情景,进一步具体揭露反动派的凶残。第3段写刘和珍的死,用三个句子反复强调真实性,不仅照应前文,还揭露反动派凶残,显示作者巨大的哀痛。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第1段提出对请愿的看法。作者为这次徒手请愿而流血深感痛惜,为意义寥寥的牺牲而感到痛心。“至多”强调 意义有限 。转接下文,指出徒手请愿毫无意义,并以 煤的形成 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阐明看法,总结惨案的经验教训。第2段写爱国青年的鲜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起句用“然而”一转,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肯定它的社会影响。“ 至少 ”是起码的估计,与上文的“至多”相对。此中还引用陶潜的《挽歌》深化作者的看法。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第1段回应全文,总括惨案出于作者意外的三种情况: 封建军阀的凶残 ,帮凶文人的下劣, 爱国青年的从容 。第2段赞颂中国女子,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作者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鼓舞“苟活者”和“真的猛士”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

第一、二部分,悼念逝者,唤醒生者。中间三部分,追忆往事,揭露罪行。最后两部分,讴歌烈士,点明意义。文章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激荡的感情一次次喷发,给人心灵的震撼。

整体感知——情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