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长怎样做一个成功的父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2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学生家长怎样做一个成功的父母?

常见的现象

“老师,孩子大了,在家里不跟我们说话,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了。” “老师,我们为孩子操碎了心,可孩子总说我们做父母的不关心他、不理解他,还嫌我们烦。” “老师,任我们好说歹说,什么法子都试过了,孩子就是不听话。”

“老师,我实在忙不过来,一切拜托您了。”

“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好,我的孩子,唉!” ???? 我校一名同事作为一名有中学生的家长同时也是教师,也曾碰到过类似问题而困惑。家有中学生,该如何做父母?

第一招: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慷慨和无私的关爱 进入中学,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衣食住行”上当然应尽可能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关心他、爱他。但更重要的是,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父母对孩子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孩子在成长,就需要尝试,而尝试,就避免不了犯错。在批评孩子时不使用损伤情感的言行,例如,“你怎么总不如你的同学。”“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如果你做不到,就别来见我。”罚站、罚跪、罚不准吃饭、罚不准出门、罚不准打电话等。父母能给与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是“关爱”——慷慨和无私的关爱。

第二招:父母要抽时间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接触各种事物 现在的社会,工作竞争压力大,但不能因此让孩子放任自流,

每天工作之余,父母都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活动,如:一起读书和一起讨论,一起逛街,一起与朋友交谈。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经历的机会,要尽可能的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事物。这样一来,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使他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更有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发展空间,不但提供了孩子向父母学习的机会,也让父母有机会了解孩子,有助于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理解。

第三招:父母应留下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父母关爱孩子,但不能成为孩子的保姆,上下学接送,孩子看书,自己陪读,一切围着孩子转,让孩子产生依赖性。父母应该主动地寻找一点时间和空间,暂把孩子放在一边。这不是不管孩子,只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心理环境。抚养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要放弃个人的需要和夫妻间的交流。利用这点空闲,夫妻间多交流和沟通,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家庭稳定至关重要。不少家庭,正是因为夫妻不和,整日吵架,甚至闹离婚,使孩子受到极大的伤害,父母形象地位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这是应努力避免的。

另外,父母需要这点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远离繁琐的家务和工作,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要有一点幽默感,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点错误就懊悔不已。相信自己是一位好父母。善于工作,善于休息,才能更善于教养孩子。

第四招: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应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为孩子建立起统一的行为标准,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如果爸爸说可以去干一

件事情,而妈妈说不可以,这样会搞得孩子无所适从,或从中投机取巧。即使父母对孩子教育有分歧,也最好是孩子不在场时,再进行讨论,绝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

此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好的言行举止也是有利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因此父母不可以让孩子去做连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另做一套。更不可以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

平时,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但是,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教时,一定要有权威。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提的要求将伴有惩罚或奖赏的。如果父母抱怨管不了自己的孩子,那就说明你在平时管教孩子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无论孩子听没听你的话,你都没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长久下去,使孩子觉得父母的话,听不听一个样,这样就不好了。

有效的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教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所提出要求的原因。管束孩子是告诉他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不能做。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惩罚太多,惩罚并不能树立权威。许多父母都有一套奖惩措施帮助他们落实对孩子的管教。在孩子做的好时,进行奖励,只有在不得不惩罚时才去惩罚孩子。对孩子来说,奖励比惩罚更有效果。所以,切不可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来虐待孩子,疏远、贬抑、支配、体罚,都要尽量避免。要把孩子管教好,最上策就是表

扬他的进步,并进行奖励。

第五招:父母要放下架子,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不要计较孩子说话是否有道理,是否有价值。放下家长的架子,不管你多忙,立即去倾听他的话,不要等你有了空闲再说。如经常性的要等你空闲那一刻,孩子将不再与你主动谈话。

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育孩子的机会。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孩子就不会失望,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你。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事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可以让他感受到他对于父母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的把心里话告诉父母。

第六招: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维护孩子的自尊 随着孩子的成长,到了中学,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的权利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首先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们可能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父母可以让他完成更难得任务,从而使孩子有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父母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父母。事事都包办的父母,显然不是好父母。作为中学生,他有自己的头脑、思想和感情。不要贬低孩子,而要信任他,对他所做的表示满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七招:父母要时常走访孩子的老师,与老师默契配合 父母最好时常走访孩子的老师,了解老师对孩子有何具体要求,

以便及时督促检查。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乱评老师。向老师了解的不仅是分数,诸如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突出的优点和品德表现等。父母也要帮助老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了解孩子,让老师尽早得悉各种“信息”,以便老师采取相应措施。父母只有全面、客观地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与老师配合默契,帮助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思想、品德不断走向成熟、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