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土木工程测量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2:4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2、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的。

A 微倾螺旋 B 脚螺旋 C 对光螺旋 D 微动螺旋

13、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 )的作用。

A 高程 B 角度 C 距离 D 水准尺读数

14、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调整水准尺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15、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 )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

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A 铅垂线 B 视准轴 C 水准管轴线 D 水平视线

16、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位数。 A 5 B 4 C 3 D 2

17、水准测量倒尺作用是( )。

A 水准尺刻画误差 B 水准尺弯曲变形误差 C 水准尺尺长误差 D 水准尺零点差

18、水准仪上圆水准器表面2mm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 A 6′ B 8′ C 15″ D 20″

19、测量中进行计算检核是采用 ( ) A 重复计算第二遍 B 不同的计算方法 C 一人计算,另一个复核 D 计算机自动校核

20、水准测量时,由于扶尺者向前、后倾斜,使得读数( )。 A、变大 B、A、变小 C、都有可能 D 不变

二、多项选择

1、水准测量中,尺垫的作用是( )。

A 防止水准尺下沉 B 防止水准仪下沉 C 使水准尺垂直 D 倒尺

2、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 )。

A 视准轴∥管水准轴 B 管水准轴⊥竖轴 C 竖轴∥圆水准轴 D 竖轴⊥圆水准轴。

3、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常采用( )。

A 测回法 B 中间法 C 变动仪器高法 D 双面尺法

4、高程测量的方法( )。

A 水准测量 B三角高程测量 C气压高程测量 D GPS拟合高程测量

5、在自动安平水准仪上( )。

A 读数前必须精确整平仪器 B 瞄准目标即可读数 C 没有圆水准器 D 没有管水准器

6、视差产生的原因是( )。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 B 目标成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C 前后视距不相等 D 目标影像和十字丝没有调清楚

7、水准仪粗平时,圆水准器中气泡运动方向与( )。

A 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B 右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C 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相反 D 右手大拇指运动方向相反

8、水准测量时,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这样做能消除的影响是( )。 A 地球曲率影响 B 水准尺倾斜误差

C 大气折光影响 D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残留误差

9、进行水准测量时,检核工作有( )。

A 更换操作人员 B 测站检核 C 计算检核 D 成果检核

10、双面尺红黑面读数差值为( )。

A 4.667 B 4.677m C 4.787m D 4.678

三、判断题

1、水准仪微倾螺旋的作用是调节焦距。 ( ) 2、水准测量中一定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 ( ) 3、普通水准仪在每次中丝读数前都要看一下管水准气泡是否居中。( ) 4、水准仪的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一定是水平的。 ( ) 5、地面上两点高差hab=HA-HB 。 ( ) 6、水准仪粗平的目的是使竖轴竖直。 ( ) 7、水准仪的仪高是指望远镜的中心到地面的铅垂距离。 ( ) 8、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可以省略粗平这项操作步骤。 ( ) 9、水准仪上圆水准器比管水准器灵敏度高。 ( ) 10、地面上A、B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去后视读数。 ( )

四、计算题

1、已知HA=147.250m,后视水准尺读数a=1.384m,前视1、2、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1.846m,b2=0.947m,b3=1.438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1、2、3点高程。 2、如图所示,进行图根水准测量。已知A、B两点高程HA=90.000m、HB=91.754m,各测段高差与测站数如下:hA1=+0.624m、0.9km;h12=+0.763m、1km; h23=-0.505m、0.9km; h3B=+0.831m 、1.3km。求1、2、3点高程

3、整理下面水准测量成果表,计算B、C、D点高程。 水准尺读数(mm) 测测点 高差(m) 站 后视(a) 前视(b) 1 2 C 3 D ∑ 计算检核 0722 1698 1812 A B 0874 0763 1486 高程(m) 23.500 4、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和距离均注于表中,A高程为26.400m 。推求1、2、3三点的高程。(〔fh〕= ±40Lmm) 点号 A 1 1.1 2 0.8 3 1.0 A

距离 (km) 2.1 实测高差 (m) -2.224 高差改正 数(m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 (m) 26.400 -3.120 2.220 3.174

5、已知A、B两点高程HA=48.127m、HB=54.531m。图根水准测量各测段高差与测站数如下:hA1=+3.024m、 9站;h12=+4.453m、14站;h23=-3.865m、13站;h3B=+2.749m 、11站。求1、2、3点高程。

6、一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和测站数均注于表中,BMA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为23.126m 。推求1、2、3三点的高程。(〔fh〕= ±12nmm) 点名 BMA 1 8 2 15 3 22 BMA +9.826 -8.908 +2.550 测站数 12 实测高差 (m) -3.411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 (m) 高 程 (m) 23.126

7、处理如图所示的四等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高程。

1

8站/-1.424m 10站/+1.224m BMA HA=44.330m 2 8站/+1.781m 3

12站/+0.108m 4 11站/-1.714m

8、图示为一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和测站数均注于图中,BM6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为HBM6 = 145.789m 。推求A、B、C三点的高程。 (〔fh〕= ±12nmm)

A h6A=+4.460m hAB=-4.478m n1=11站 n2=8站 B

BM6 n4=8站 n3=9站

C hBC=+3.740m hC6=-3.758m

9、 一支水准路线AB。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75.523m,往、返测站平均值为15站。往测高差为-1.234m,返测高差为+1.238m,试求B点的高程。

10、为了测得图根控制点A、B的高程,由四等水准点BM1(高程为29.826m)以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至另一个四等水准点BM2(高程为30.386m),观测数据及部分成果如下图所示。试列表进行记录,并计算下列问题: (1)将各段观测数据填入记录手薄,求出各段改正后的高差。 (2)根据观测成果算出A、B点的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