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照明设计说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3:59: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室外照明设计说明

1、 小区室外亮化设计施工图,设计范围包括小区基本照明(含安全照明和功能照明) 的景观照明。 2、 供电和配电

(1)室外照明采用TN低压供电系统,照明控制箱(分控点)的布置的原则需考虑供电半径和电源到末端受电点所必需控制的电压降,避免因欠电压造成灯具不能正常运作。《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8中,规定在正常运行情况下, 道路照明末端处电压允许偏差为+5%,-10%。

(2)照明控制箱出线,可由相同的一个或几个回路供电。合理配置相序,尽量做 到三相平衡。

(3)配电箱供电出线截面一般不宜大于35mm2。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照明供电线路,在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中,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择,不小于 相线截面。

(4)道路照明采用地下直埋电缆。配电线路直埋散热好,载流能力高,且由于电 缆各芯间的分布电容并联在线路上,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同时不受气候影响, 减少外力破坏,提高供电可靠性。

3、导线截面选择的计算室外照明电缆截面选择,应以计算电流和电压降二者指标综合确定。以计算电流确定导线允许载流量,基本确定导线截面;进行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可使线路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线路具有一定的裕度,线路截面选择应做到经济合理。

(1)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时,照明负荷可按长期工作制负荷考虑,即IN=Kt·Ial>Ic式中Ial—导线长期允许工作电流值,AIN—径校正后导线长期额

可编辑范本

定 电流,AIC—计算电流,AKt—校正系数。

(2)电压降计算采用负荷矩计算方式,各公式计算结果,必须以最不利的亮化组 合方式作为选择供电线路截面的依据。不用线路电压损失计算方法:(终端负荷用负荷矩Kw.Km表示)

①两线线路(单相,两相无零线或直流线路) △U%≈6*△Up%*p*L ②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线路△u%=△Up%*P*L

③两相带零线三线线路△U≈2.25*△Up%*P*L 式中△u%一电压损失百分值,%△Up%——三相线路每一千瓦,公里的电压损失百分数,△u%kw.km P—有功负荷,Kw L—线路长度,Km 式中功率P取值: ①对于负荷沿途基本分布均匀的基本照明和

负荷间有一定距离,但功率值较均匀的景观照明,可近似按三相平衡均匀负荷计算。

②景观照明中负荷特别集中,可近似按三相平衡线路计算,

③景观照明中,负荷有一定距离,且功率变化较大而不均匀,可采用负荷矩,一段一 段组合计算。 4、照明线路保护措施

(1)室外照明一般采用TN—S系统,在电源点与路灯间设专用保护线PE。从电源箱引出

5芯电缆,在照明配电箱处将PE线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R≤10欧,PE线沿线路每组路灯杆与之连接,而每组灯杆也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电阻R≤30欧。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中对配电线路一般要求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室外照明线路对过负荷保护不做要求,保护侧重于短路和接地故障保护。

可编辑范本

①路灯杆内装有断路器或熔断器,又接专用PE线,对杆内发生的短路和碰杆起 保护作用。配电柜内断路器,计算和选型正确,对杆内电源引入处短路,碰杆均 起保护作用。

②接地故障保护,通过正确选择和整定线路保护电器,可缩短切断故障的时间;借接地和相邻设备外路可导电部分的等电位联结,可降低预期接触电压。 ③室外照明供电线路距离较长时,必须校验最远点短路电流。 5、室外照明控制系统

道路照明控制,传统的控制方式采用光电控制和石英钟时间开关控制。新型的控制继电器既可以根据光电信号对路灯回路通过接触器进行控制,也可根据其内部的时钟和四个定时器对输出回路分别控制,运行方式灵活。若够条件,可采用由微处理器加传输总线组成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控制。在每个配电柜内设置一台带微处理器的可编程控制器,用总线与中央计算机房相联。微处理器对每个供电回路排列组合控制编程,而中央计算机房可对每个配电柜内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任意修 改优先权。这样,就实现了中央和现场的两种控制组合。 6、灯具的选择和布置

(1)杆高度3.5 m 选取,路面单侧布置间距30 m、双侧交错布置15米, 兼顾配光均匀性和经济性, 平均照度取3~5 lx,路灯水平支杆伸出路崖宜为0. 6~1.0 m;园林小径灯照度一般以5~10 lx 为宜,行人较多而偏重交通功能的道路取20 lx 左右;小径灯在满足行人安全感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照度,灯具安装间距较小,常为 15~25 m。

(2)草坪灯一般离地60cm 安装,最高不宜超过1 m, 间距宜为3. 5~5. 0 倍光源高度,草坪灯距离外墙垂直距离2.5米。

可编辑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