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4:47: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运动着的绝对理念。它在自身的运动中“外化”出各种现象。首先是现实自然界,然后是人类社会,最后是人的精神。艺术就是用感性的形象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审美就是对事物的感性形式进行观照。(黑格尔把美学称为艺术哲学。)他继承了柏拉图关于世界的三个层次说。但他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之处在于,柏拉图的“理念”是空洞的、抽象的,是脱离了个别的一般,是永恒不变的万物的模式;而黑格尔所谓的“理念”,则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的,是自身矛盾着的辩证统一体。他认为美是具体的,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观和客观地统一。黑格尔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具有合理的内核,但他的出发点仍然是抽象的“理念”,因此也是唯心的。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提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与黑格尔齐名的另一位德国古典美学大师康德从先验论角度出发强调:“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

4. 美恶皆在其心

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学者把人心看作美的本源。儒家经典《礼记》“美恶皆在其心”。柳宗元认为不存在一种客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彰”:(通过人的审美活动)发现、唤醒、照亮。对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解读: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中,也有人提出:美,只要有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高尔泰的主观主义)

美来自人心的观点,把美从神秘的“理念”中解脱出来,肯定了美与人的关系,重视对审美主体的研究,对我们认识美的本质有借鉴。但是,它由人们美感的差异性推论出美是主观观念,混淆了美与美感的界限。用美感来代替美,用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来代替美的事物、美的属性,显然是以偏概全。这种把美说成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否定了美的客观存在,抹杀了物与心的关系、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割裂开主客二体就无法感受到美。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 6 -

为了摆脱客观论与主观论的片面性,一些美学家提出:美既不在客观自然属性,也不在主体的精神和感受,而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明确地提出“关系”产生美的效果。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他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是随着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失的。客观存在的“美”不能脱离主观体验而存在,是与主观体验构成统一关系。由此,他提出三种“美”:第一种是“实在的美”,即客观对象自身的秩序、对称、比例和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内在关系;第二种是“相对的美”,即主体把客观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构成的关系。美的对象是否存在,依赖于它是否被主体审美感知。比如这样的诗句“我的爱人是朵红红的玫瑰,在初夏的五月开放,和谐而又合拍”,玫瑰被感知才是美的存在。第三种是虚构的美,实际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他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这是狄德罗的启蒙主义美学与美育思想的继承。他认为“物甲是自然物,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换句话说,已经是社会的物了,美感的对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为物的形象的社会的物。美学多研究的也只是这个社会的物如何产生,具有什么性质和价值,发生什么作用;至于自然物(社会现象在未成为艺术形象时,也可以看作自然物)则是科学的对象。”

这种“美在关系”的观点,不仅坚持了唯物论,而且强调了美的社会内容,强调了从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中,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认识美,发现美。但是,这种“关系”论没有完全同人类社会历史深刻地联系起来,因此,也是片面的、宽泛的,甚至模糊的。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五星红旗。他认为我们感到五星红旗美,并不是因为一块红布,几个黄星就觉得他美。它的美只在于它代表了中国,代表了这个独立、自由、幸福、伟大的国家、人民和社会,而这种代表是客观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它才美,它的美,既是客观(不依存人的主观意识和情趣),又是社会(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的。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不依存人的主观意识和情趣。

第二节 美的根源

美学史上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作了许多探讨,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受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他们对美的根源及本质的

- 7 -

探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直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美进行分析,才科学而圆满地回答了 “美的根源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美”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动物那种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人的劳动可以成为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通过劳动获得达到目的的愉快和喜悦,从而人的劳动(包括劳动过程、劳动动作、劳动技能等)就由功利向审美转化,成为审美对象。

具有审美意义的史前艺术(原始歌谣、原始舞蹈、原始壁画、原始陶器等)都是在原始劳动生活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始人的劳动生产、改造自然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但在这种功利性的劳动中,人们获得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发展了生产力,获取更丰富的生活资料,改善了生活。原始人用歌谣、舞蹈、壁画等记载自己征服自然的过程,愉悦了自己,获得了精神享受。

19世纪的一些人类学家考察当时残存的原始部落时,发现他们的劳动和歌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现在的一些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依然保存着这样的传统。)原始劳动常常是一些简单而繁重的集体劳动,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需要按照劳动的节奏规律协调各人的动作姿势,使大家默契配合,于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有一定节奏的劳动号子、动作和姿势,并逐渐定型化。《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门外文谈》:“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都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原始人在不断重复这些节奏、号子、动作的原始歌舞时候,既是一种经验的传授,又能感受到节奏的韵律,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处于功利目的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具有了审美意义,成为审美对象。如果说原始歌舞是原始艺术美的话,那么,它主要是原始劳动美的再现,而劳动美又是劳动本身的属性,是生产实践的产物。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人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使人脱胎于动物而成其为人。但是原始人最初对工具的改进是出于实用主义目的,而不是为了美。他们把石器制成对称的形状,是为了用力均匀,便于命中目标;把外形磨光,是为了提高砍削、投掷的速度。

- 8 -

在劳动实践中,当原始人认识到工具在造型上的对称、均衡、平滑等形式具有实用效能后,便会赞赏这样的形式,以此为美。古希腊人认为:“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的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说文解字》中也说“美与善同意”。于是具有实用功利性的原始工具就有了审美价值、审美属性,以工具为静态形式的形式美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

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渐渐不仅在制造实用工具时追求这种“美”的形式,也逐步在其他方面追求这样的形式。于是出现了只保存工具的对称、均衡、平滑等形式而没有实用功能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工艺品。例如各地出土的玉斧、玉刀等,虽然坚硬但易脆,只具有鉴赏价值而不具备使用价值。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原始劳动产品与原始劳动工具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功利到审美的过程。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劳动产品的质料、形状、结构等逐渐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同时也更符合人的审美需求,从而成为审美的对象。

以陶器为例,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最重要的劳动产品,它的出现标志这人类不仅能改变现有物质的形态,而且能根据人类的需要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陶器最初纯粹是为实用而制作的,用来盛放东西,炖煮食物。陶器上的线条、纹饰、图案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而创造,有些是编织泥胚时因捆绑、晾放等原因而留下的草绳痕或其他印痕;有些是表达一些巫术诉求,如鱼纹、蛙纹反映了生殖崇拜,祈求多子多孙。但是原始人从制作的成功中获得了创造的愉悦,进而把符合实用目的和制作规律的造型、纹饰等形式作为欣赏的对象,并加以创新、美化。于是陶器上的纹饰越来越多,造型也越来复杂,有的陶器演化为装饰品和工艺品,陶器作为劳动产品也就具有审美意义,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美既不源于“理念”,也不出于“人心”。它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伴随人类的成长,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展。生产劳动、社会变革、科学和艺术活动等等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内容。它们或多或少会对美的变化、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作为最基础的则是生产实践。因此,“劳动创造了美”,不仅是指美诞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而且指一切美都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是一切美的终极根源。

有人认为自然美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与人无关,更与人类劳动无关,那么你是如何理解自然美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思考练习)

- 9 -

观点:首先应该把自然与自然美区别开来。自然与自然美的关系事实上是客体与对象的关系,自在与自为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各种物象是早于人类而存在,也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但它们是“自在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身无所谓美丑。

当原始人尚未摆脱自然的威胁,任由自然宰割的时候,这样的自然是无美可言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页) 当人类尚未认识自然,还不能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自然是陌生的,甚至是可怕的,自然美无从谈起。当人在劳动中逐渐认识、利用、改造自然之后,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逐渐被人化,曾被人谓为危途的大海荒漠、雪域高原等从敌对的恐怖对象成为可亲的对象,人们才对自然产生美的感受。马克思说:“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劳动使自然界变成人的劳动产品,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自然物的自然属性、自然形式被转变成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属性、一定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步加强,从地球到超越地球,从太阳系到超越银河系??,自然美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

对于那些人类无法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人们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们产生的原理,它们的神秘感、恐惧感逐步消失,取而代之是美感。因为,它与人类社会实践建立了某种精神上的联系,由“自在之物”变成“自为之物”,成为人类审美观照的对象。

第三节 美的本质

如果说美的根源是要探寻美产生的原始基础和深层原因,那么美的本质则是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美的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质的规定性。我国美学界一般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在对象上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要认识美的本质首先要认识人的本质。那么什么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马克思曾经说:“人的内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说明人的本质。

所谓“自由”,是指人认识和掌握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即人的活动合规律性。所谓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