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20:12: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文二则》学习要点

《古文二则》包括两篇文章,一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是《戴震难师》。前者是引导我们认识诚信对自己、对社会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诚信的品行。后者是引导我们在学习中要大胆质疑,大胆探索。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 给下列括号前汉字注音

券( ) 语( )我 辇( ) 难( )师 蕴( ) 塾( ) 几( )二千年 无以应(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B. 此/非常儿也。 C.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D. 日数/千言/不肯休

3. 解释下列词语。

重诺责,敦风义: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遭到谴责,重视情谊。重,尊尚,崇尚。敦,重视。风义,情谊。

立券:订立契约。立,订立。券,契约,凭证。

券在心,不在纸:契约存在于心中,不存在于纸上。突出了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品质。 而翁知我:你父亲把我当知已。而,你,你的。翁,父亲。 郎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课文里相当于“你”。 难师:使老师为难。

能言:能够说话。言,说话。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大概是聪明、才智积蓄的时间长了吧。盖,大概,表示推测。蕴蓄,蕴藏,积蓄。久,时间长。

就傅:跟随老师(读书)。就,靠近。 过目成诵:看一遍就能背下来。诵,背诵。 数千言:几千字。言,字。 塾师:旧称私塾中的教师。

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孔子说的话,而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述,记述。 应:回答,应答,应对。

相去几何时:相隔有多长时间。相去,相隔。去,距离。几何,多少。 师无以应:老师无法回答。无以,无法。 非常儿:不寻常的孩子。非常,不寻常。

4. 请补出下列语句中所省略的主语成分。

(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 )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5. 例句:有人说,生命像一条河,有险滩,有激流,也有平静的小溪。

想想看,生命还像什么?仿写一个比喻句,表现你对生命的认识。

6. 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B. 校门口一边站着一同学。

C. 王亮从电话中得知,开刀的是他父亲。 D. 两个学校的全体师生举行了联欢会。

参考答案:

1.quàn yù niǎn nàn yùn shú jī yìng

2.D(B句意为: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非常”是“不寻常”的意思,不宜从中停顿。) 3. 略

4. 塾师 先生 5. 略 6. D

二、课文学习

(一)《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1. 这则短文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称赞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参考: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或:蔡勉旃义还亡友财。) 重诺责,敦风义

2. 文章用正面描写,也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蔡勉旃为人的主要特点,请各举一例。 参考:

正面:卒将亡友寄存的“千金”辇而致其子。 侧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3. 请分析“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一事例的典型意义。

参考:友人这样做,表明友人对他绝对信任,这是对他平素为人的充分肯定。在通常情况下,守信用,重承诺,已属不易;在友人寄千金,不立券且不久即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还能坚决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将亡友寄存的“千金”如数归还给他儿子,这就不同凡响了。

(二)《戴震难师》

1. 这则短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参考:十岁戴震质疑,难倒私塾老师 好学深思,敢于怀疑

2. 老师为什么评价戴震说:“此非常儿也”?

参考:因为才十岁的戴震就能够在读书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地提出问题,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塾师正是被小小年纪的戴震好学深思所打动;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才能大有作为,故而有此评价。

3. 戴震的问题难住了老师,你能回答吗?

参考:因为文化具有传承性,朱文公完全可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事情。

三、深入探究

1. 结合处世,谈谈你对“券在心,不在纸”的理解。

参考:“券在心,不在纸”字面意思是“字据在心里,不在纸上。”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信用契约,是在他的“心”里,表现在他的信守诺言的言行中,而不是“写”在纸上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守诺言的品德,没有信守诺言的实际行动,即使有了写在纸上的契约,他也不会履行,这样,那契约岂不成了一纸空文?信守诺言,履行合约,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最起码的公德。如果丧失了这种公德,那么就丧失了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所以说“人无信不立”。蔡勉旃的行为也是最好的证明。

2. 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提示:答“赞成”或“不赞成”,只要你言之成理均可。下列见解仅供参考:在蔡勉旃那个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守诺言的品德,没有信守诺言的实际行动,即使有了写在纸上的契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而我们现在已是法制社会,有了法律的保障,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邪念产生。

3. 读了《戴震难师》一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示例:

a. “读书须有疑,小疑则小成,大疑则大成。”

b.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c. 要敢于质疑,还要善于质疑。 d.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e. 养成敢质疑、善质疑的学习习惯,就能搞好自己的学习,学到真知识,成就自己的事业。 ……

四、迁移训练

扫除天下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注释]:

①选自《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纪传体东汉史。

②[蕃]即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现在河南平舆)人。东汉桓帝时任太尉,与李膺等一起反对宦官专权,为太学生所敬重,被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灵帝时任为太傅,封高阳侯。后与外戚窦武等谋诛宦官,他率官属及太学生八十余人冲进宫门,事败被杀。 ③[闲处]闲住。处,居住。

④[庭宇芜秽]这里指屋内杂乱肮脏。庭,厅堂、厅院。宇,泛指房屋。芜秽,形容杂乱肮脏。 ⑤[候]问候,探望。

⑥[处世]活在世上。

⑦[安事]怎么能只管。事,伺候。 ⑧[清世志]澄清世界的志向。

1. 解释下列红色字词。

尝闲处一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扫除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试着翻译以下句子。

(1)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主人公是__________,他的个性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他的这一特点的。

4. 陈蕃少年时就有“扫除天下”的大志,令人称奇。对其“扫除天下,却不扫自家屋”的行为,人们褒贬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曾经 他,指代“陈蕃” 用来 应当 认为……是奇异的 2.

(1)陈蕃十五岁,曾住过一间房屋,屋内杂乱肮脏。

(2)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做天下大事,怎么能只管自己一家的事呢? 3. 陈蕃 胸怀“扫除天下”大志,生活却不拘小节 语言 4.略

课 外 拓 展

1.作者简介

徐珂(1869—1928),字仲可,原名昌,浙江杭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来参加南社,为南社重要诗人。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过《辞源》和《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辑工作。其人好学不倦,勤于笔记,著述甚多,有《天苏阁丛刊》、《真如室诗》、《纯飞馆词》、《小自立斋文》、《康居笔记汇函》、《大受堂札记》等。陈衍《近代诗钞》曾选录其诗十三首。所辑《清稗类钞》一书,广泛采录清人笔记和报刊记载,记录了清代二百六十八年间的社会轶闻,其中以晚清反帝反封建的故事最为突出,与所辑《晚清祸乱稗史》相得益彰。

全书共四十八册,约三百万字,民国初年出版。此外,所辑之书还有《历代词选集评》、《历代闺秀词选集评》。 2.拓展阅读

怀疑与学问 顾 颉 刚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

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聚,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顾 颉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