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57: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工业品价格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工业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业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的物质生产部门,其发展速度、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生产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业品价格包括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和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价格调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准确、科学地反映全国及各地区的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水平和各种工业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及幅度,为国民经济核算、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理顺价格体系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二)调查任务

1.调查全国及各地区各个工业部门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2.编制全国、各省(区、市)及大中城市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及各种分类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及各种分类指数,准确地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变动趋势及幅度。

3.为国民经济核算、测算工业发展速度提供各种分组的价格指数,提高统计核算水平。

4.结合工业经济情况和相关经济活动,开展统计分析,及时反映工业生产及市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管理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5.向社会发布工业品价格信息,正确引导市场走向和行业结构调整。

6.不定期地编制设备工器具的价格变动系数,为国家清产核资提供依据。

(三)调查方式、调查日期和调查内容

工业品价格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将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列为调查对象,采用主观选样的方法选择调查企业;典型调查是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企业作为抽样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

工业品价格调查内容包括报告月调查日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及相应的基期单价。

(四)调查资料的上报要求

如城市信息和企业信息中途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并同时上报城市信息库和企业信息库。

(五)工业品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1.代表产品的选择原则

编制工业品价格指数,是以代表产品的价格变动来反映全部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代表产品的选择,即制定科学的、完善的工业品价格调查目录,对工业品价格指数能否正确反映工业品价格变动的实际情况影响极大。如果代表产品过少,会造成代表性不足、价格指数不准确,而过多又会增加工作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国外情况看,一般是用几百种至两千多种代表产品,来编制工业品价格指数。我国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选用若干产品和规格,编制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选用若干产品和规格。目前,工业品价格调查目录由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制订。在制订过程中,征求了部门、地方及部分企业的意见。在目录的制订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1)按工业行业选择代表产品。各个主要工业大类行业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类行业,都选择了足够的代表产品,以使价格指数较好地反映各行业工业品价格变化情况。

(2)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大的产品。一般来看,销售额大的产品对国计民生影响就大,因此都应选择为代表产品。

(3)选择生产较为稳定的产品。一旦被选为代表产品,就要连续调查几年。所以选择代表产品时一定要考虑其生产的稳定性,试生产、经济寿命短的产品不应被选为代表产品。

(4)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品。部分产品如电子产品、生物制品、新材料等,尽管其当期销售额较小,但它是有前途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占有市场,所以要将这样的产品选为代表产品。而部分产品尽管一时销售额较大,但已是国家明令淘汰或是将被市场淘汰的产品,则不应选为代表产品。

(5)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一些产品尽管生产量不大,但具有地方特色,也应被选为调查产品。

全国的工业品调查目录一般五年修订一次,在产品更新换代快等特殊情况下可提前修订。全国的工业品价格调查目录是以满足国家编制工业品价格指数为主要目的而制定的,编制指数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等情况,增补一些本地区有代表性的调查产品,以提高工业品价格指数对本地区的代表性。

2.代表企业的选择原则

对于每个代表产品(规格品),每个城市要选择多个企业进行填报。在选择代表企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工业行业选择调查企业,各中类行业原则上都要有调查企业。调查企业要合理分布,不能遗漏,也不能过于集中。就编制指数的地区来讲,原则上每个中类行业都应选择代表企业,特别是有产值的中类行业一定要有调查企业。

(2)大型企业应尽量都选上(或占相当大比重)。同时,也应采用抽样方法适当选择一些中小企业,使工业品价格指数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客观实际。

(3)选择生产稳定、正常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一旦企业被选中作为调查样本,就要稳定几年,所以选择调查企业时一定要注意其是否生产正常、稳定。

(4)选择企业时要兼顾不同所有制形式。不仅选择国有企业,也要选择非国有企业。

3.权数的确定

权数是衡量每种产品重要性的指标。由于每种产品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价格变动对全部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为合理反映价格变化的平均趋势,工业品价格指数是根据每种代表产品的价格指数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出的。所以,在计算工业品价格指数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权数。

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所用的权数用工业品销售额计算;编制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权数用工业部门各种物资消耗额计算。与国外通行的做法一样,权数一般五年更换一次,在五年期间,若出现产品更新换代快,以致影响权数代表性的情况时,可及时进行合理修正。权数计算资料来源于工业普查数据,若近期没有工业普查数据时,可以用工业统计资料和部门统计资料来推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采用分摊权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采用直接权数(见后附权数计算表)。

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向媒体介绍——工业品价格指数是这样产生的

5月31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城市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工业品价格指数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

并向记者展示了基层统计部门上报的原始数据结构及其审核汇总过程,从而使记者对工业品价格指数的生产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含义

工业品价格指数(PPI)是反映工业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据介绍,工业品价格指数也称作“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两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亦称产出型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亦称投入型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是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第一次进入流通领域的销售价格,是构成工业总产值的价格。

谈到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作用时,该负责人指出,编制工业品价格指数,主要反映工业品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为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国民经济核算(缩减工业增加值)和社会公众服务。 工业品价格指数的编制过程

PPI是如何生产的呢?该负责人介绍说,PPI的编制流程包括:1.选择调查产品;2.确定调查企业;3.开展价格调查;4.计算权数;5.计算价格指数。前三步是获得原始价格资料的过程。

如何在成千上万的工业产品中选择代表产品,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比较大,生产、销售

量比较大的产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品;选择生产较为稳定的合格产品;选择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选择代表产品的具体操作办法,一般是按中类工业行业选择代表产品:

1.先将各中类行业中的产品按销售额从大到小排队,列出清单;

2.从上到下计算出累计销售额;

3.根据销售额确定代表产品。在进入累计额90%线以上的产品中,销售额排在前列的可全部抽选,其余的产品可以按抽样方法或划类选择方法确定代表产品。

在全部工业中所占比重大的行业,代表产品可多选一些。否则,可少选一些。 调查企业的选择

工业品价格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将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列为调查对象,采用主观选样的方法选择调查企业;典型调查是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企业作为抽样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是所选择企业生产的各种规格品的价格。

选择代表企业的原则:按工业行业选择调查企业;大型企业应尽量都选上(或占相当大比重);选择生产稳定、正常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每种代表规格品尽量选择2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