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4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作者:陈丽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6期

摘 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是名扬四海、家喻户晓。曹操作为三国中的重要人物,对我国东汉末年时期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受到很不小的争议,有些人评价曹操为乱世枭雄,也有人评价为枭雄。可观来说,我们要抛下历史对曹操的偏见,曹操作为乱世枭雄,为西晋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发展角度分析,曹操推动了我国民族前进步伐。本文以辩证的观点,进而评价《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西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 引言: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形象描写非常细致,也让曹操成为了名扬四海、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曹操这个人物,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曹操篡汉自立是位奸雄,也有人认为曹操对历史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是位特定时期的枭雄。但对于曹操这个任务,他有着当时历史的复杂性因素,也无法仅仅凭借“好人”、“坏人”来评价曹操。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他在人物形象刻画时,并没有让曹操走向善、恶两个极端,必须要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曹操(注:下文“XX”对话内容都是原著引入,下文不再赘述)。 一、曹操奸诈、凶残、权谋

《三国演义》中主要想要扶正刘备的形象,是将曹操作为反面人物进行描绘的,其人物性格极其复杂。在曹操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出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特性,例如奸诈、凶残、自私、极端、残忍等。如:

《三国演义》第四回写道曹操杀了救命恩人吕伯奢一家,由于曹操多疑的性格造成的一场冤案,让人触目惊心,这使得曹操形象从一开始刺杀董卓的大仁大义,一下子变成了可憎、可怕的形象。但也呈现出了最经典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直接展现出了曹操的自私与极端,也描绘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三国演义》描绘了曹操的狠毒、残忍等形象,使得人们都想“食其肉寝其皮”的想法,使得曹操被世人称之为“奸雄”。可观分析,曹操固然毒辣,但也是当时社会背景所逼。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活着的往往会取得胜利,死掉的往往徒有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