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工作设想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55: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作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进校继续教育工作调整后的关键年、落实年,在继续延续上年度的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延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阵地,积极探索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新模式,全面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

一、进修学校工作基本思路

继续利用“两线三级”培训平台,突出研究性、体现前瞻性、发挥自主性、重视指导性、强化实践性,与时俱进,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修三项重点工作,落实“三标五极四到位”工作目标,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标”包括高标培训、对标培训、达标培训,是把传统的十多类培训任务,以效果落实为目的,用“抓两头,促中间”的推进方式,分类管理,进行强化培训的针对性,一是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对教学骨干、教育干部等进行前瞻性的高标培训;二是对照先进找差距,对全体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对标培训;三是保证各层次教师都不掉队、不拖后腿,对薄弱学科、新入职教师进行达标培训,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五极”是教师队伍中具有引领作用的“增长极”。校长队伍、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名师队伍、教学研究积极分子队伍,他们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五个增长极。本年度重点

1

打造教研队伍这第五增长极,联系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密切配合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利用教师进修学校的三级管理网络,紧贴县教育局整体工作思路,在适度范围内,打造以大专院校为引领,县、镇、校三级参与的教学研究平台,建立并带好教学研究团队。

“四到位”是指理念落地要到位,实践课题到位,示范引领到位,效果落实到位。理念落地到位,就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实把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各项内容深入教师队伍的每个人的人心。实践课题到位,就是要对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一线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设立实用性小课题,整合课题,确实发挥课题研究对教师培训的载体作用。示范引领到位,就是要进一步抓好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互动工作,对照课题和一线需求,实施菜单式培训、亲临一线指导、严格做好教研课题的筛选、立项、管理工作。效果落实到位,就是深入教学一线,对照课题看效果,结合教育局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效果突出、操作性强的教研课题,及时表彰,全面推广。

二、打造围绕培训、侧重实践的教科研平台

为了实现新年度的工作目标,我们将深化上一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及任务,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提高实效,精心打造教科研平台,把教育课题研究做为培训载体,确保各类培训的效果落到实处。

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由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共同管理,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起以骨干

2

教师为龙头,教学研究尖子为核心,带动其他教研积极分子共同参与的校本教研队伍。

县教师进修学校由学校领导班子挂帅,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课题谋划、组织实施、开展专家互动,落实好督导检查、成果验收评定等项工作。

课题立项采用出具课题参考目录的方式,由专家出题引领、一线教师根据教学任务选题或自主拟题、领导小组与本地经验丰富的名师双重把关,立项小课题、整合大课题;在督导与评价工作中,全面贯彻理念落地、实践课题、专业引领、效果落实“四到位”的目标;聘请专家与一线教师互动,采用“点对点”指导、“点对面”指导,个案分析、现场观摩等形式,充分利用集中授课与网络平台,做好一线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

立项选择与成果的验收评定工作,一定要起到教研工作指挥棒的作用,紧紧切近县教育局整体工作思路,在适度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深化性的延伸拓展,确实把握好课题方向,“课题围绕培训展开,培训围绕课题实施”,防止副作用冲击,规避走偏风险,立足效果,扎实落实,稳步推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把教学质量提高作为优秀课题的评比依据,对优秀成果进行公开表彰,确实起到以课题带动校本研训的作用。

对于观点新颖、水平领先,效果显著的优秀课题,我们将借助大专院校的科研平台,推荐参与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课题的立项。

三、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及完成情况

3

(一)继续严密组织全员培训

以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

以网络远程研修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下乡面授辅导为补充,以校本研修为基本实践层面,以达到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之目标。培训采取灵活方式,重在引导行动研究,全面提升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构。

继续突出抓好全县教师的参训率和网络学习,提高培训质量;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的日常学习、督导检查;认真组织好全员培训考试、考核工作。

重点抓好农村小学、初中语、数、外教师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聘请专家集中面授,注重教师教材的把握能力、知识的传授能力和新理念、新课改的实践能力的传授。

(二)扎实推进骨干教师、班主任、名师高级培养 为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的成长模式,联合东北师大,投资50万元,用2年时间对这支队伍进行现代型高级培养。培训过程采取学习与研讨、展示与交流、总结与提升等形式进行,假期集中面授,平时观看视频课程,建立学员与教授的联系网,保证各类教学问题能有效沟通、及时解决,在教授指导下做展示课,供大家观摩交流,有力增强执教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开阔视野,提升水平,尽快完成从骨干教师向创新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4

为提高一线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班主任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利用假期,聘请专家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专题。

继续扎实有效地推进名师培养工程,创新培训形式,优化培训内容,着力培养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高超、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名师队伍。

培养方式:①理论培训。通过学习基础教育理论和当前国内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②教育实践。抓住学科的本质与核心思想,合理设计学习过程,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③教育科研。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学术写作水平,积极进行学术创作。④示范作用。通过公开课、展示课,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支撑和促进作用。

(三)继续做好新教师岗前培训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新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树立“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道德风范,了解当前学生教育状况,明确新时期青年教师、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学习掌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专家解读,了解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发展的规律,学习思考教师自身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与途径,坚定教育信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