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8 7:1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三)二三单元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题 36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鱼凫(fù) 贾(jiǎ)人 .
B.飞湍(tuān) C.逡(quān)巡 .D.数罟(gū) .
迁谪(zhé) .
钿(tiàn)头 ..
( )
铮(zhēng)铮 .饿莩(piǎo) ..迸(bèng)裂 .
恬(tián)然 .
嘲哳(zhā) .扪(mén)参
暮霭(ǎi) 教坊(fáng) 崤(yáo)函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忖度 嗔视 竦峙 船碇 B.寒喧 飞湍 临帖 红绡 C.汲取 反溃 嗜好 挣惴 D.鱼鳍 厮打 蹩进 幽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阿拉法特的去世,给整个阿拉伯世界带来巨大_______。
②.______地说,与其动员各界为“希望工程”捐款,不如先把那些“腐败轿车”捐上。
③.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____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A. 振荡 坦率 琢磨 B. 震荡 坦率 捉摸 C. 振荡 直率 捉摸 D. 震荡 直率 琢磨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打击假冒伪劣,开展维权反欺诈活动,将是工商管理部门新一年的重要工作,同时推进诚信建设,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警告说,地球现在已被工业技术带来的污染破坏了,春天变得死一般的寂静。数十年的今天,卡逊的警告言犹在耳。
C.那些曾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国际政坛人物是不会被历史所遗忘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D.人的志向、情趣千头万绪,幻想用一个模式克隆出“神童”,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既违背教育规律,又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B. 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 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 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6、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恬然自安 ④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曲罢悯然 ⑦相逢何必曾相识 ⑧老大嫁作商人妇 ⑨今漂沦憔悴 ........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来(助词,无意)江口守空船 B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
C却(退回)坐促弦弦转急 D声非加疾(快)也 ..
8、将下面的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末。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9、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 10、下列名句及其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白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11、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 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D《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离、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 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
12、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既表达了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 州的郁闷心情。“天涯沦落”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衰落给人造 成的痛苦。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叙述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色调暗淡。 ‘“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的 凄凉愁惨的气氛。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 “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 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 “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克服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 1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击退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削平 因:凭借
C.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销锋镝 镝:箭头 D.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14、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相同。 B.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C.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相同。D.两个“以为”意思不同,两个“兵”意思不同。 15、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奋六世之余烈 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东西南北天地,天地四方。
C.南取百越之地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 D.以愚黔首 黔首:古代称老百姓。
16、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1题。 20分 昔秦缪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趫(音qiáo,行动敏捷)与力之盛,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今行数千里,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其重图之”缪公不听也。蹇叔送师于门外而哭曰:“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蹇叔谓其子曰:“晋若遏师必于崤。”缪公闻之,使人让蹇叔曰:“寡人兴师,
2
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蹇叔对曰:“臣不敢哭师也。臣老矣,有子二人,皆与师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必死矣,是故哭。”
师过周而东。郑贾人弦高、奚施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曰:“嘻!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郑。”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曰:“寡君固闻大国之将至久矣。大国不至,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使人臣犒劳以璧,膳以十二牛。”秦三帅惧而谋曰:“我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备必已盛矣。”还师去之。
当是时也,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晋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襄公许之。先轸遏秦师于崤而击之,大败之,获其三帅以归。此缪公非
欲败于崤也,智不至也。智不至则不信。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故不至之为害大矣。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绝诸侯之地 绝:穿过。 B.使人让蹇叔曰 让:延请 C.道遇秦师 道:在路上 D.晋文公适薨 适:刚刚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君其重图之。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邃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智不至则不信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师之不反也从此生。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1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秦穆公兵败原因的一组是 ( )
①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②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③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④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⑤先轸遏秦师于崤而击之。⑥智不至则不信。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阻,派兵长途跋涉去偷袭郑国,结果遭到郑国痛击,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教训惨痛。 B.老臣蹇叔经验丰富,料事如神,断定秦军一定会兵败崤山,可惜秦穆公智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不肯相信。 C.郑国商人弦高机智果敢,一边派人回国报信,一边假托王命犒劳秦军,挽救了自己的国家,爱国精神可嘉。 D.先轸善于抓住战机,在崤山阻截秦军发动攻击,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国的三个主将,是出乎秦穆公预料的。 2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2分) (2)不吊吾丧,不忧吾哀。(3分) 四、诗歌鉴赏
22、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这首诗通过 的手法来抒发作者 的情感。(3分) (2)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说:“看似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请从诗中选择一个地方分析其中包含的丰富感情,简要谈谈你的感受。(5分)答:
五、古诗文默写。(14分) 23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 (2)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虚写映衬手法表现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表现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的两句是 , 。 (4)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5)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 。”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7)《师说》中,之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六、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24—27题。(13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