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习题A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59: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ERP理论的形成

1、简述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答:企业信息化是指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与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信息化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答:(1)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2) 物料需求计划阶段 (3) 制造资源计划阶段 (4) 企业资源计划阶段

(5) 电子商务时代ERP阶段 3、MRP的只要内容有那些? 答:(1)客户需求管理 (2)产品生产计划 (3)原材料计划 (4)库存计划管理

4、 简述基本MRP的计划逻辑流程。 答:MRP计划的逻辑流程如下:

5、简述MRP-II管理模式的特点。

答: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管理的系统性;数据的共享性;动态应变性;模拟预见性;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6、闭环MRP计划理论与基本MRP计划理论有什么异同?

答:基本MRP是开环控制系统,在此系统中,制定主生产计划时,不考虑企业的实际加工能力。因此,在基本MRP系统中,制定的主生产计划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闭环MRP理论认为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MRP)应该是可行的,即考虑能力的约束,或者对能力提出需求计划,在满足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和实现。在这种思想要求下,企业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

闭环MRP理论是建立在基本MRP理论基础上的。 7、MRP-II计划理论与闭环MRP计划理论有何异同?

答: 闭环MRP只反映物流及部分信息流,未反映资金流。

因资金流影响生产运作,进而影响物流运作。MRP-II理论考虑了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流,集成了应收、应付、总帐系统及成本管理,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和资金运作过程的控制,调整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和生产计划,因而得到更为可行、可靠的生产计划。 MRP-II的核心部分是闭环MRP。 8、ERP与MRPII有何异同?

答: ERP系统是从MRP-II发展而来的,它继承了MRP-II的基本思想,还大大扩展了管理的模块(如多工厂管理、质量管理、分销资源计划等模块)。

MRPII的核心是物流,主线是计划,伴随着物流的过程,同时存在着资金流和信息流。 ERP的主线也是计划,但ERP已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财务上,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中贯穿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概念。ERP的管理范围涉及企业的所有供需过程,是对供应链的全面管理。

第二章 ERP的原理及软件功能模块

BOM相关概念

1、什么是物料编码?

答: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 2、什么是BOM?请举一个BOM的例子。

答:BOM是指物料清单,它是产品结构的技术性描述文件。它表明了产品组件、子件、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每个组装件所需要的各下属部件的数量。 下图是一个计算机的BOM结构图

3、 什么是工作中心?是车间、班组、设备,还是人员?

答:工作中心是生产加工单元的统称。工作中心是ERP系统的基本加工单位,是进行物料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运算的基本资料。 工作中心可以是设备,班组和车间,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工作人员。

4、什么是提前期?为什么要设置提前期?

答:提前期是指某一工作的工作时间周期,即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的时间。 在ERP系统中,生成MPS,MRP和采购计划必须根据提前期进行计算,因此必须设置提前期。 5、工艺路线的作用是什么? 答:工艺路线的作用是:

(1)计算加工件的提前期,提供运行MRP的计算数据。 (4)提供下达车间作业计划的数据。

(2)提供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数据。 (5)跟踪在制品。 (3)提供计算加工成本的标准工时数据。 6、工作日历与社会日历有何不同?

答:工作日历是工厂的生产日历,包含了各个车间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日历,在日历中标明了生产日期、休息日期和设备检修日期。这样在运算MRP和MPS时,会避开这些日期。 社会日历没有标明这些日期。

计划管理

7、什么是MPS?MPS处于计划中什么样的地位?它的来源呢?

答:MPS是指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在企业的计划中,处于中间层次,它低于综合计划,但高于物料需求计划。

8、什么是RCCP?它作用是什么?

答:RCCP是粗能力计划, 它的作用是对关键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运算,从而对主生产计划进行确认。

9、请解释以下概念:时段、时区(1,2,3)、时界(计划时界与需求时界)。

答:时段是指:时间段落、间隔、时间跨度,划分时段是为了说明在各个时间跨度内的计划量、产出量和需求量。

时区:是说明某一计划的产品(物品)在某时刻处于该产品(物品)的计划跨度内的时间位置。

时区1:是产品的总提前期的时间跨度,即指从产品投入加工开始到产品装配完工的时间跨度。

时区2:在产品的累计提前期的时间跨度内,超过时区1以外的时间跨度; 时区3:超过时区2以外的时间跨度 需求时界:时区1与时区2的分界点 计划时界:时区2与时区3的分界点

10、你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时区1,时区2,时区3从时间上讲,哪一个在前面? 答:时区1=总装提前期(或加工提前期); 时区2=采购提前期;

时区1+时区2=累计提前期=总装提前期(或加工提前期)+采购提前期 时区1+时区2+时区3=总提前期(或计划跨度、计划提前期) 从时间先后顺序看,时区1在最前,时区2次之,时区3最后。 11、请画出MPS计算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