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修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55: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文字的修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获取文字修饰的新知识,懂得通过文字修饰能把标题、文章的字变得更加美观、形象。

技能目标:掌握设置文字格式和艺术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文字修饰和艺术字的插入和调整。

难点: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文字修饰和艺术字的插入和调整。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演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2、课件演示:欣赏风格各异的二篇文章。

师:比一比、议一议:这两遍文章(一篇纯文本格式,另一篇不光文字作了修饰,还插上了漂亮的艺术字)哪篇更漂亮,为什么?

生:第二篇最漂亮。字体大了,而且有颜色,这样能使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板书:文字的修饰

二、新授:

㈠ 师:请同学们预习《文字的修饰》,我们主要学会哪些技能操作? 生:(1) 学会改变文字的字形、字体、及字的颜色;(2) 文字的简单修饰

(3) 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4) 艺术字的简单调整; ㈡ 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尝试操作;

㈢ 1、师:你对哪一部分内容感兴趣?请你上机来操作。 ①生甲:我先学习了第二部分的内容:文字的简单修饰

②甲学生上主机边讲边操作。③集体练习这部分内容 ④课件演示:格式工具栏上的三个功能按钮的效果。

2、师:你学会了哪部分内容?请你上主机来操作。

①生乙:我学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第三部分的内容。然后上主机边讲边操作第一部分内容,大家通过局域网观看他的演示过程,作出评价。

3、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格式工具栏对文字进行了设置,还有其他方法吗?

①其实,字体的修饰、设置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完成字体、字号、颜色的设置。

②仔细观看,想一想,试一试字体对话框还有哪些作用? ③学生集体练习(小黑板出示练习要求,任选一种方法操作) ④打开指定的一篇文稿按照要求完成练习。(师巡视指导) 4、师问生乙:你还学会了第三部分内容的操作,再请你上来操作好吗?

①学生上机边讲边操作第三部分内容。 ②师生共同完成第三部分的操作内容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操作第三部分:用艺术字作《江雪》一诗的标题。 师:Ⅰ 把光标指向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按钮。Ⅱ 在弹出的“艺术字”对话框中,单击需要的艺术字样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Ⅲ 在出现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选择字体和字号后,输入文字“江雪”,单击“确定”铵钮。

③学生集体上机练习操作: (师边讲边巡视指导) 5、艺术字的简单调整

师:艺术字插进来了,满意吗?生:不满意。

师:为什么?生1:位置不好;生2:太大;生3:这个式样我不太满意。?? 课件演示:(1) 移动艺术字;(2)调整艺术字的大小;(3)调整倾斜或扭曲;(4)旋转艺术字;(5)修改艺术字;

巩固练习:完成小黑板上“练一练”内容:

(1) 将“晨曲”第一句话设置成四号字体、倾斜加下划线。 (2) 将“晨曲”最后一句字体颜色为蓝色、黑体、四号字体。

(3) 将标题“晨曲”二字换成艺术字,并将艺术字标题调整成合适效果。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字修饰和艺术字,知道怎样对文章进行字体的设置,就能使文章版面更加漂亮,这些操作希望大家好好掌握。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教师出示了两份word文档,第一份中是修饰过的文字和没进行修饰的文字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的发现经过修饰的文章会给人的美的享受。然后再单独出示一份修饰过的文字,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虽然文章经过了修饰,但是如果颜色和字体修饰不当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修饰也要讲究恰当,合理。这部分教学设计教师设计的很巧妙,通过两组对比让学生明白修饰文字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恰当。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自主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尝试操作”,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这就培养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

3、顾及个体差异,真正因材施教:我们以往都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局域教学再适时配上课件演示,对于某些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以加深影响、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也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获取学习更多的技能。

4、练习设计要少要精,要有针对性,可以通过在一个问题中涉及多个任务,这样既达到练习目的,又注意把握了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