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8:39: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后尿潴留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马萍霞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产后尿潴留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74例患者均治愈恢复健康。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物理刺激方法、药物促进排尿、中医护理和导尿管护理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护理措施。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临床分析;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分娩后在6~8 h内膀胱充盈但不能自行排尿,是产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1]。产后尿潴留常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可能并发尿路感染,增加

产妇身心痛苦。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共收分娩产妇389例,其中74例发生产后尿潴留,通过对产妇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产后尿潴留患者74例,年龄22~41岁。患者临床表现为产后6~8 h未排尿,但有明显尿意,下腹部憋胀而不能自行排尿,膀胱区充盈明显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无泌尿道感染或产后大出血。 2 尿潴留的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 产后尿潴留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不安等恐惧心理而造成排尿困难发生产后尿潴留;13例产妇不习惯卧床排尿而造成排尿不及时,尿液使膀胱过度充盈,膀胱收缩无力而造成尿潴留。

2.2 疼痛因素 产后会阴侧切或者会阴撕裂,切口疼痛敏感,使产妇有尿意但害怕疼痛不愿小便而导致尿液使膀胱充盈。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发生产后尿潴留。

2.3 药物因素 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可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 3 护理与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帮助因精神紧张而排尿困难的患者,督促产妇及时排尿。若已出现产后尿潴留,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引起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针对病因处理,解除患者的顾虑和心理负担,增强其自行排尿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排尿护理 3.2.1 物理刺激

通过物理方法诱导产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排尿,减轻膀胱黏膜充血和水肿,恢复膀胱神经功能:①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产妇产生尿意,促使排尿;②热敷: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患者腹部膀胱处,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③按摩:将手置于患者膀胱充盈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嘱患者放松腹部,再用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按摩膀胱可使产妇产生尿意而引起排尿

[2]。按摩

时动作轻柔,力度逐渐增加,以患者耐受为度,如果患者膀胱过于充盈不宜使用此法。 3.2.2 药物排尿

当物理刺激法的效果不明显时,可适当采用药物促进排尿。① 新斯的明:新斯的明能选择性地兴奋膀胱平滑肌,通过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可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而排尿

[3]

②开塞露纳肛:开塞露纳肛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经反射原理,促使逼尿肌收

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快速有效;且开塞露纳肛还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

3.2.3 导尿管护理

当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术。放尿时要控制引流速度,每次引流尿量要控制在800 ml,防止膀胱内压骤降引起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并使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每日做好会阴护理,以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会阴。 3.3 护理结果

通过积极分析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患者对症治疗,患者均在10~75 min内开始自行小便。58例通过单一治疗方法即有效,单一方法不能治疗的采用几种方法联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本组病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治愈,小便通畅,无1例留置导尿管或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4 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为了防止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多关心、倾听产妇的想法,多与其沟通,督促和指导产妇及时排尿,正确处理排尿困难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措施防止尿潴留发生。当单一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做好护理干预,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的痛苦,缓解患者的紧张与焦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周萍.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中国实用医药 [2]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张敏.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的观察与护理.护理研究,2005,19 (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