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1:59: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讲 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 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第二,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其一般的原则是效率。 第三,限额的交易,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市财富或购买力的限额配给。

1

康芒斯将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认识到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交易的过程有谈判,有争执,并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交易,这是极具意义的。

当然,康芒斯并没有对交易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没有顾及到人们的交易活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2、科斯对交易费用的“发现”

科斯的问题:既然价格如此完美,企业内部交易这种方式为什么会存在?人们在企业和市场之间进行选择,以企业取代市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科斯看来,市场交易存在着成本,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转存在代价,企业替代市场一定是因为企业内部的交易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作为一种不同于市场的交易组织或交易方式,正是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了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反过来,企业不能完全替代市场,而是与市场并存,说明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量也是有限度的。 企业与市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利用企业和利用市场都是有成本的,利用企业的成本是管理成本,利用市场的成本是交易成本,企业经营管理就是要使这两种成本最小化。

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他首次“发现”了交易存在费用的问题,并率先将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分析之中,在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中,他首次明确使用了交易费用概念,并且对交易费用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

3、威廉姆森第一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主要贡献是:

(1)在科斯的基础上,对交易费用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新解释;

(2)从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优先理性、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等多方面论证了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

(3)建立交易费用与资产专用性等变量的关系式,唯交易费用的实证检验奠定了基础; (4)将交易费用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中,拓展了交易费用的研究应用的领域。

4、交易费用的含义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包括利用价格机制的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成本,即交易成本是为完成交易所必需的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成本的总和。

威廉姆森将交易成本分为事前的与事后的交易成本,即交易前的与交易后的交易成本。交易前的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起草契约的成本、谈判签约成本等;交易后的包括维护、执行与解决各种纠纷的成本、退出成本以及各种不能确定的风险成本。

2

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这个分类是最宽泛的。 从狭义的角度,也可以分为组织成本(Organization cost)与交易成本,前者是利用企业、公司或组织的成本,后者是利用市场的成本。

广义的交易成本则将这两者都看成是交易成本,只不过一个是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一个是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主要是管理、协调与监督成本,而后者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也可以分为交易前的成本、交易中的成本与交易后的成本。

比如要买一套商品房的交易过程中的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各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在寻找与其他人、企业、机构和各种其他组织进行交易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他方面达成协议,并确保协议条款得以实施所产生的各种成本的统称。

企业协调与市场协调二者之间有一个替代关系。当市场协调相对交易成本过大时,则运用企业协调;当企业协调交易成本过大时,则运用市场协调方式。 企业存在的原因或企业协调替代市场协调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三点: 企业协调的成本低于市场协调的交易成本,同时也比市场协调 更有效率。 为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

团队生产。团队生产分工更细、效率更高。 5、 经济制度与交易成本

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了使人们的活动有序化、可预见,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混乱摩擦和不确定性,以降低各种成本或费用。

所有的经济制度,如企业制度、产权制度、交易制度等都是为了减少摩擦、降低成本。 所有制度的功能或作用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制度使人们行为有序、有预期、有激励导向,从而减少混乱无序,以节约交易成本或广义的制度成本。

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可分为绝对降低与相对降低,一个是就绝对额来说的,一个是就相对额来说的。

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高低与制度的收益成反比。 没有零交易成本的制度,只有交易成本大小不同的制度。

对一个制度安排来说,其制度的成本是交易成本,和一切成本、费用一样,也要尽量使得交易成本降到最低点,即也要遵循经济学的最小最大原则。而制度本身的激励功能是否能够使得人们自动地去寻找各种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机会,并能从降低交易成本的努力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是制度优劣的表现之一。

如果各种制度安排都没有交易成本,或交易成本都一样,那么,制度就是不重要的,或什么样的制度安排都是一样的,这是所谓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如果交易成本不

3

为零,即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那么,不同的制度安排就会有不同的交易成本,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个事例:最低价保证

许多超级市场、连锁家电商店都宣称,该店出售的商品或电器是本市最低价。顾客在这些商店里购买商品或电器之后,只要在本市任何其他商店发现同类商品标有更低的价格,就可以到作出最低价承诺的商店得到差价补偿,并有一定的额外补偿。

问题:

商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商家的这种保证对消费者有什么意义? 商家的这种保证是否能够促销? 二、交易费用性质和决定因素 1、交易费用的性质

(1)交易费用是对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的损耗。

(2)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

(3)损人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制度和技术使降低交易费用的良种主要力量。(技术可以节省交易的信息搜寻费用。

2、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决定作用的分析 (1)人的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 (3)交易的市场环境: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

他特别强调了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又以机会主义最为根本。尚若上述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出现的话,交易成本就不会存在。 三、交易费用的应用与评价

1、对交易费用范畴与方法的评价 (1)缺陷与不足

首先,交易费用的外延不确定; 其次,过分夸大交易费用的作用。 (2)意义与价值

首先,为新制度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其次,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最后,交易费用范畴与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即如何进行改革成本与改革收益的权衡。

2、对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理论的评价 (1)理论与实践价值

4

首先,他采用了新的分析框架,将人与人的权力关系的研究纳入到了经济学分析框架中。

其次,他的分析大大推进和丰富了科斯创立的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为交易成本的计量研究和实证检验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 (2)缺陷与不足

首先,他的分析只是说明了哪些因素导致了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并没有回答“市场交

易成本为什么会产生”的问题。

其次,他的分析框架中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要想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实质,就必须同时了解人类信任的形成原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