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教育行政管理创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4:01: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新形势下的教育行政管理创新

1 前言

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与现行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已渐不相适应,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工作迫在眉睫。教育行政管理关涉教育宗旨和方针的贯彻情况,指导教育计划的制订,衡量一所院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保障学校中各项教育科研活动的高效开展,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构建。因此,学校的发展理应将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放在首位,立足于本校教育行政管理现状,厘清关键问题,致力于改革与创新,促进教育行政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新时期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2 新形势下教育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以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而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对教育行政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当代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不得不略知其轮廓,认清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现状和问题,深度剖析原因,为学校教育行政工作建设提供依据。

教育行政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行政政策,运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组织和领

导。它是一种对学校事务的综合管理活动,其管理专业化是当今社会教育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就目前的院校管理情况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工作的需要,并存在行政管理权泛化、教育管理技术手段较为落后、管理理念滞后等情况,严重降低了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办学实力的提升[1]。因此,必须通过教育行政管理创新,提升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水平和能力,实现对现有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挖掘并发挥学校的优势,应对当前激烈的教育竞争环境。由此可见,教育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3 新形势下教育行政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

创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高校建立之初,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其治理模式脱不开中央集权式运行模式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教育行政管理改革也渐次展开。目前,教育体制改革已处在重要发展阶段,逐渐成为以省、市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两级分管的格局。行政权力下放和提倡地方自主办学是在学校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管理体制,是当前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2]。

长期以来,受到国家办学思想的影响,教育权力的下放使得地方院校在面临新的管理问题时,由于缺乏新的管理知识和实践体验而力有不逮,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展开,设置一直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教学行政创想与改革成果甚微。因此,亟待解决的难题

是改革原有的行政教育管理方式,创办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教育,支持院校特色办学,使学校形成一定的办学优势,以提高在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应对其他院校的教育竞争,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着重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先进理念的培养 教育行政管理的创新行动,理应先打破旧有的传统管理思维观念,认识到治理高校不局限于政府权力,创新教育行政管理的理念。理念先行几乎是所有革新活动的首要任务,实际上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执行者,对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影响尤为关键。一支专业的教育行政人员队伍,要达到高度的专业化、科学化,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执行力[3]。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良好的岗位责任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逐层落实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目标,整体上提高整个院校的教育行政管理能力。

高校去行政化,倡导民主治校 事实上,一直以来高校行政管理中都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高校的行政化倾向。行政权力过于强化,过多地干预学术事务,缺乏对学术权威的敬畏,导致学术权力弱化,这违背了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行政管理、教育活动与科学研究是学校的三要素,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关系,学术活动理应成为教育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教育行政管理应当重视学术活动,并围绕学术活动展开相关的管理活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