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期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1 古诗二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1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朗读、背诵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二、教学《春雨》 1.板书诗题:春雨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原诗有八句,这里只学习前四句。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 (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nǎi,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suí,平舌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辶”。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rùn,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 ⑥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下得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润: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学生自练描红“乃、润”2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 2。抄写“春雨”、“时节”各两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 2.默写古诗《春雨》。 二、教学《咏柳》 1.板书诗题:咏柳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写的。“剪”jian三拼音节,上下结构,上部是“前”,下部是“刀”。诗题里的“咏”是用诗词等来叙述的意思。 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画面上是个什么什么季节?有哪些景物?(画面上是春季,有柳树、燕子等景物) (2)指名读诗。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