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珍编著 , 《蚯蚓》 , 农业出版社 , 1982年01月第1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3:56: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节b毛外侧有二个性隆脊。背孔自8/9节开始。全身颜色暗栗色或灰褐色,前背有时有金属光泽。雄孔一对在15节bc刚毛之间,在14—16节有明显的腺肿。雌孔一时在14节b毛外侧。受精囊孔2对在9/10, 10/11节间,约与cd成直线。在9一11节腹部刚毛的腺肿上,ab毛是性刚飞,比其它刚毛长而细,末端弯曲。砂囊大而长,在17—19节。心脏5对,在7—9节。储精囊4对,在9—12节。精囊游离,无精巢囊。受精囊2时,小而圆,管极短。

这个种广泛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在有机质丰富,润湿的土壤中,数量很多,肌肉强壮,挖掘力强。是一个较有希望的人工养殖品种。

(2)长异唇蚓A·longa 长120一300毫米,宽6—8毫米。160一200节,环带在27或28节至35节。背孔从12/13节开始。刚毛4对,前部距离b c=2/3aa,中部bc=1/2aa。雄孔在15节,腺肿明显,性刚毛在9—11节。为欧洲重要品种,我国在黑龙江有发现。 4.2.3.3 双胸属Bimastus 个体小,长30一80毫米,宽2—3毫米,口前叶为上叶或穿入叶。刚毛对生。环带从25或26节到3l或32节半。环带腹侧无明显隆起。或有少数浅肉色隆起。前部红褐色后部浅红色,或全体统黄色。雄孔一对,在15节。砂囊一个。精巢及精漏斗裸出。无受精囊,如有也不发达。刚毛对的距离一对比一对靠近。

(1)微小双胸蚓Bimasius parvus(Eisen) 体细小,长30一45毫米。口前叶为上叶式。环带从24到30或3l节,肉红色,马鞍形,性隆脊不明显。刚毛细小,每节4对,aa=2-3ab。背孔自5/6节开始。背面色素少,中部浅灰青色,前端棕红或黄棕色。雄孔一对在15节b毛测,无腺肿。雌孔一对在14节近b刚毛,无受精囊孔。心脏5对,在7一11节内,储精囊2对,在11和12节。砂囊大,在14—18节。这一品种在我国分布较多。在哈尔摈、长春、北京、天律、德州、河南、陕西、新疆等地都有分布。

(2)细弱双胸蚓tenuis 长20—80毫米,宽2—3毫米。全身90一105节。环带从25或26节至31或32节半,无性隆脊,如有则多在29—30节。背孔在5/6节间,身体颜色前部红褐色,中部及后都红色。这一品种往往分布在森林朽木附近的河滩,以及垃圾场等地。 4.2.3. 4 枝蚓属Dendrobaena 刚毛4对,疏对生,距离大。环带在24—33或34节,性隆脊在31—33节。雄孔在15节、受精囊孔在9/10、10/11节间,靠近刚毛c和d之间。受精囊2—3对。储精囊在9—12节。全身色较深呈紫红或紫褐色。我国西北及新疆有分布。 八面枝蚓Dendrobaena ocmaedrus 长25—40毫米,宽3—4毫米。全身80—95节,紫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刚毛4对,疏对生、距离aa=ab=bc=dd。背孔自4/5节开始。环带从27或28节到33或34节、马鞍形,性隆脊从31—33节,少数从30节开始。

4.2.3.5 正蚓属Lumbricus 环带占6—7节,马鞍形,雄孔在15节刚毛b c之间。受精囊孔在9/10、10/11节刚毛cd之间。受精囊在9—10节。

小红蚓Lumbricus rubellus 长70—150毫米,宽4—6毫米,刚毛对生aa:ab:bc:cd:dd的距离等于5:1:5:o.8:19。环带从26—32节。背孔从7/8节开始。背面暗红褐色、前部色较深。雄孔不易看到,没有明显的腺肿。性隆脊在28—31节。我国东北及西北地区有少量分布。

4.2.4 链胃科Moniligastridae

刚毛对生每节4对,尖锐或S形。环带很簿占4节。雄孔1或2对,在10/11、11/12或12/13节。雌孔1对,在11/12或13/14节。受精囊孔1或2对,在7/8、8/9节。精漏斗l或2对,围统悬挂在隔膜的精囊上。受精囊I或2对,并有长的输精管。这科是最原始的一个科,一般分为五属。广泛分布在印度、菲律宾、缅甸、斯里兰卡、日本和我国许多地区。

4.2.4.1 杜拉属Drawida 刚毛对少。环带在10—13节。肉红或紫红色。腿面一般无腺肿。雄孔一对在第l0节后侧乳突上。雌孔一对在11/12节间。受精囊一对在7/8节间。巢囊在9/l0节隔膜上。砂囊二个。

(1)日本杜拉蚓D·joponica (Mich) 刚毛对生,每节4对,aa=3ab、ab=cd。环带在10一13节,肉红,腹面无明显腺肿。维孔一对,在10节,沿刚毛一乳突上。雌孔一对在11/12节b刚毛线上,受精囊孔一对在7/8节近c刚毛处。全身长约70一200毫米,宽3—5.5毫米。无背孔。背面育灰色、绿色或肉色,背中线有一紫色线条。在7一12节,腹面有不规则排列的圆形乳头突起,亦有全缺的。心脏4对,在6—9节。砂囊2—3个,在12—14节。分布甚广,在华南、华东、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都有发现。

(3)天锡杜拉蚓D·gisti(Mich) 长78—122毫米,宽2—6毫米,背青绿或肉红色,背孔自3/6节开始,刚毛密对生,aa=3ab,ab=cd。环带在10一13节或9—14节,腺表 皮不明显。在10/11节间沟有阴茎一对。雌孔在11/12节近b刚毛处。受精囊孔一对在7/8节间。砂囊2—3个在12一13节,精巢囊在9/10节,踊膜背侧。广泛分布在北京、山东、陕西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4.2.4.2 合胃属Desmogaster 个体大、环带在10一14节,但不明显。刚毛对生细小,不易看到。节上体环多,每节有3—7个体环。雄孔2对,在11/12、12/13节的突起上。雌孔一对,在14节第一个体环后。受精囊孔二对在7/8、 8/9节间锥形突上。精巢囊在10/11、11/12节隔膜后侧。砂囊3个。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我国苏州、南京、无锡发现一个种,称中华合胃蚓(D·sinensis Gates),这个种长达290一540毫米,宽8—12毫米。体微透明而光滑,前端淡黄色。除前三节外,每节有体环4个,中部2个体环,后部只有一个体环。环带在10一15节,但不明显,刚毛消失,只体中部腹面沿刚毛线有四条纵沟。无背孔。雄孔2对,在11/12、12/13节间。雌孔l对,在14节前。受精囊孔2对,在10/11,11/12节隔膜之后。受精囊在7/8、8/9节隔膜之后。 4.2.5 八毛科Octochaetidae

呼啰属Howascolex 体小、刚毛对生,环带在15—17节。雄孔在l 8节。前列腺在17节和19节。雌孔一对,在14节受精囊孔二对在7/8、8/9节间,砂囊在6节,小肾管很大,每节只有2对或2对以上,身体后有大肾管。本种数量较少,分布在印度南部,陈义在我国厦门发现一个种称中国呼啰蚓(Howascolex sinicus Chen)这个种的特征,体小长45毫米,宽112一115毫米,背孔自7/8节开始。背部褐色,环带鞍形在13一17节,刚毛对生,每节4对,aa=2.8ab,bc=2ab,dd约为节周的一半。雄孔在18节a刚毛一纵沟中。雌孔—付在14节近a刚毛前。受精囊孔2对,在7/8,8/9节间,约与上成直线,心脏在10一13节,砂囊一个圆形,在5/6隔膜之前。精囊游离在10、11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