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2:27: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湖 南 城 建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课 程 授 课 教 案
授 课 专 题 大学生自我意识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学生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 4、学生能够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 重 点 难 点 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进行调适的方法掌握 教 学 挂 具 多媒体课件 作 业 实 验 备 注 注:教学进程另纸书写
大学生自我意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1. 自我意识概述;
2.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 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 4. 自我意识的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本节要点】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功能 一、自我意识概述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活着?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R.L.史蒂文生:生命的唯一意义在于活出真我,并完成那充满各种潜能的明天的我。
课堂练习:写出10个“我是谁?”要求选择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 1、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体验,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多维度、多
层次的心理系统。
广义指人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动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识,是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自我意识形式: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设想、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塑造等多种形式。
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2.自我意识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 (1)生理(物质)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是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如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等。 个体对自己的躯体认识包括: 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体验,如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 自豪或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