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才比师德重要一、二四辩论稿及问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29: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师才比师德重要一、及问题

二四辩论稿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学识,又要有师德。在师德与学识之间,哪一个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

反方观点: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衡量学生、老师乃至一个学校的水准的最重要的标准,几乎就是“学生的成绩”。

我认为,作为教师,学识更为重要。 理由:

1 作为一个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特别是在课堂上],对学生将产生终身魅力的,是学识,是一种人文

科学知识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不足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大师”,成不了教育家。

2 大量事实证明:现代的学生更喜欢那些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老

师才更具魅力。

问题:1、(做为老师,你见到孩子打人,你怎么办,叶圣陶分糖的故事)为什么同样寻常的事例,在有的教师眼中一晃而过而已,而在有的教师中成了宝贵的资源?这就是专业技能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啊!

2、如何培养出人才?这就依靠教师的专业技能了,你能说这主要依靠教师师德修养吗?

试想:一个道德水准再高的老师,没有丰厚的学识,没有飞扬的文采、学识,怎么会足以让学生信服呢?

4、孩子补课问题:假如你的孩子马上高考了,可是他数学不太好,你打算找人辅导一下,你是找一个品德高尚、水平一般的数学老师呢?还是找一个教学艺术精湛的数学老师呢?

二辩陈词

各位评委老师,对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对方一辩的精彩陈述不自觉地夸大了师德的概念,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虽然如此,他依然赢得了赞许,赢得了掌声。请问对方的辩友,这是为什么?这是大家对你能力的认可!这也使我方愈加坚信能力的重要! 对方辩友虽然在立论之初强调了自己并没有否定师才,但是在论述过程中,对方的发言始终纠缠于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这两种极端的情况,这说明你们根本没有弄清我们本次辩论的前提。我们的前提是,在我们的教师工作中,两者都具备的情况下,谁更重要?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师才比师德更重要!请注意,是“更重要”,首先声明,我在阐述我方观点的时候,并没有否定师德的重要性,而是相比较而言,我方觉得师才比师德更重要!原因如下: 首先,从教师资格来讲,没有足够的能力,就无法胜任教师的工作。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素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当一个人选择教师做为其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一职业怀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是他必须有能力胜任这一职业。从

备课、上课到改作业,所有教学活动的环节都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能力,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的完成。如果有良好的师德,但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不足,教育将无法传道和解惑。正因为师能的重要性,国家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只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才能做教师,而不是人人都能当教师。

其次,从两者的关系来讲,师才是师德得以实现的载体,师德的落实要靠师才,无法落实的师德是无效的。我们没有也不敢忽视师德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师德是教师通过一件一件富含教师才能的教育事例表现出来的。如果教师不先做出一件件事情出来,何以体现他的德呢?师德绝不能架空于师才而存在,师德再高,关键还要落实到位,师德的到位,要凭借于师才,没有师才打底,师德只能空怀其志,坐而论道,是无效的。因此,广大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专业技能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才能维持教师良好的形象。反之,如果能力不足,道将不传,惑将不解,终将误人子弟,师德又从何谈起呢?就象医生没有好的医术,医德再好也不能治好病人,

同样无济于事。因此,在工作中,专业技能比师德素养更重要那是毋庸置疑的。 再次,师才和师德相较,孰轻孰重,这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历史辨证的看待。21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人才。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有能力的老师。师能平庸乃至低下的教师,难以教出优秀的学生。即使有教好学生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能力所限也只能事与愿违。现在那么多的家长为孩子选学校选班级,他们选的是什么?选的是具有专业技能高的老师啊。大凡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的教师都是师能过硬、才华出众的教师,却极少看到能力平庸却广受欢迎的教师。古往今来的名师大师固然师德高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超群的专业技能啊。就像现在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特级教师不都是专业技能超级精湛吗? 最后,从教师的职业发展来看,国家更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从我们大学毕业,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接受各种专业培训。每年教育部都有专项拨款,给教师进行各种专项培训,希望通过专家讲学、同行经验交流、学术沙龙等形式为老师们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切磋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