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策略全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3:3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中考复习策略和建议 楚州教研室 周晓东 一、立足考纲,明确方向.

中考导学是我市中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教材的主干知识.2007年中考试卷所考知识点全在导学的规定之中,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试卷中也有较好的体现.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导学,明确备考方向. 1、精确掌握考试范围,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严格按照导学规定的范围,组织教学,把准考点.凡是导学没有罗列到的知识点坚决不讲,导学罗列出来的要一个不漏.所谓精确,一是要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二是要特别关注08导学与07年导学的变化之处.

2、注意导学的能力层次要求.

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给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导学将考点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对此,要准确解读:

识记识记什么,如何识记,理解如何理解,应用如何应用,一是要加强学法指导,二是精心备课,备教一致,做到教学内容目标化 ,目标内容问题化,主干知识材料化,考纲要求具体化.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三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有梯度,不能太浅,也无需太深. 3、揭示教材内容的联系,从导学中找题眼.

从能力立意来看,中考考查的重点一定是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与社会热点密切的内容 (2)图文材料丰富的内容 (3)观点有分歧、评价不一致 (4)思维角度宽、社会价值高 (5)中外关联强、古今联系大 (6)易区分难度、易拓展延伸

二、夯实基础.滚动提高.

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灵活运用。 1、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 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有三个:

第一,归纳处理知识。要综合各种资料,取其精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对教材进行归纳总结。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

第二,狠抓落实。好成绩不仅是教出来的,也是严格要求得来的.成绩好坏,落实很重要。一要落实具体的预习要求,必须严格检查学案或作业,对达不到要求的,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给予必要的惩罚。二要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对课堂提问和练习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口答也不放松,同时加强对课堂笔记的检查。三要落实教材的记忆要求,督促学生最好是记全、记准、记牢导学规定的所有内容。四要落实各种资料上的相关题目,尤其是主观性题目必须落实到书面上,要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只在选择题上打对号、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检查手段也要多样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尤其要针对性地检查某些学生,有些板块的知识也根据需要强化检查。

第三,点拨方法、拓展能力。不要只是把条理好的知识、总结好的答案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2、增强对基本知识点的了解与理解。重视知识的复现

①整理各个知识点内容,建立知识点基本内容速查表,以备查用。②强化目标达成与巩固,做到目标设置问题化,目标达成纸笔化,目标巩固过关化,目标升华情感化. ③对各知识点的巩固要反复抓,抓反复,要精选相关试题,归类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水平.④坚持滚动训练,促进知识总量积累和提高 3、建立、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系统、归纳和综合。

中考既然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那就需要建立起运用知识的思维运行机制,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概括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认识重要历史阶段的本质性的特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渠道畅通,为

知识的迁移和活用奠定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组成体系,了解学科知识的层次、脉络,知道各局部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最好能画出系统联系图或表,其次,要掌握各重点内容的知识结构,即组成要素和相互联系,也要能画出结构体系。根据复习阶段,可分别建立章节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模块式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就会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3、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可以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4、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

①进行解答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获取知识的技术性训练。做好单元过关题、阶段性测试题、模拟训练题。多进行思维方面的研究,不仅研究其知识价值,也要多研究其思维价值、能力价值,放大这些题的功能。

②针对与历史知识有联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谨性、针对性。 ③往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意图、设问角度、思维价值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对此要重视并下力气做好。

④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并以开阔的视野多角度观察和研究事物,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切实增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三、优化训练,凸显能力.

优化训练.要做到以练导讲,重在巩固,以评为主,师生互动,要强化督促检查.要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要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要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