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1-1桥边的老人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20:14: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 第1课 桥边的老人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轮辐(fú) 眺望(tiào) 咀嚼(jiáo) 露面(lòu) ....B.脚踝(huái) 陡坡(dǒu) 烘焙(bèi) 禆益(bì) ....C.撑起(chēnɡ) 疲惫(bèi) 果脯(pǔ) 小巷(xiànɡ) ....D.岔路(chà) 瞅着(qiǔ) 麾下(huī) 玩弄(nònɡ) ....

解析 A项“嚼”应读jué。C项“脯”应读fǔ。D项“瞅”应读chǒu。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4分)

A.搭着 炮制 落枕 涌过 B.蹒珊 精湛 浮桥 辐射 C.陶俑 娇阳 侥幸 稽查 D.后缀 踊越 胚胎 契机

解析 B项“珊”应为“跚”。C项“娇”应为“骄”。D项“越”应为“跃”。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 )(4分)

①“你没家?”我问,边________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②我的任务是过桥去________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③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________。

A.注视 侦查 暴发 C.凝视 侦察 暴发

B.凝视 侦查 爆发 D.注视 侦察 爆发

解析 ①“注视”指注意地看,“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表示十分投入,根据语境“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来分析,应当选用“注视”。②“侦察”是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侦查”是指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

- 1 -

施,根据语境“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来分析,应当选用“侦察”。③“爆发”适用于“火山”“革命”“战争”“活动”“情绪”“力量”等词语,“暴发”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或指突然发财得势,根据语境“遭遇战”来分析,应当选用“爆发”。 答案 D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桥边的老人》用含而不露的叙事手法,令小说中的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 ....

B.课文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课文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残酷的战争把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

D.海明威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只能望其项背。 ....

解析 A项,“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B项,“楚楚动人”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与语境不符。C项,“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与前面“人民”重复。D项,“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语境中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和海明威有着很大的差距,故此处使用不当。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分)

A.“迷惘的一代”这个称呼的来历,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

B.人们普遍希望,美国作家应该以美国人的身份和精神来写作,这样才能对世界文坛的竞争和繁荣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

C.批评家称海明威是一个手持板斧的人,将附在文学身上的没有必要的那些“乱毛”统统砍伐掉了。

D.海明威在19岁时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自愿到意大利去做救护车司机,结果在皮亚韦前线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弹片击中了他,负了重伤。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来历”。C项,有歧义。D项,不合逻辑,“负了重伤”缺少主语,应加上“他”,或改为“被弹片击中”。 答案 B

6.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有一个解释:“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

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显而易见,作家在这里强调的是省略,主张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

联系小说,细读下面两句话,你还能更多地感受出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吗?(6分)

- 2 -

(1)“政治跟我不相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老人远离政治,却遭遇了战争。这句话表明老人对战争的反感,以及他的无辜。 (2)复活节是西方的重大节日,仅次于圣诞节,它代表着重生和希望,这就使得小说更具悲剧性。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9题。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7.倒数第三段主要对老人进行了动作描写,找出运用得比较典型的几个动词,并说说运用这

些动词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