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5:52: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现状的呼唤 —— 根据2007年5月、2008年10月、2009年12月三次
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了总人数的31.5%。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打工,依靠爷爷奶奶抚养的隔代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亲戚抚养留守;有的是父母全部外出,有的是父母一方在家的半留守。另还有外来民工子弟140余人。这些孩子们在学业、行为、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学业方面,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不高;社会实践、阅读等需要家长参与引导的作业完成很难;学习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家长帮助;作业无人监管,成绩滑坡;学习自觉性低,学习习惯较差等。行为方面,课堂纪律松懈;卫生习惯较差;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在外玩耍到很晚;迷恋游戏;长时间看电视;和同学冲突,说脏话;不懂尊重他人,行为散漫等。心理方面,逆反心理较强;退缩冷漠;孤僻内向,不善于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任性,过分淘气等。当前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教师的心声 —— 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大潮的到来,留守学生成
了农村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调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其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比其他学生低18%。受此影响,留守儿童的成绩情况堪忧(好:13%;一般:57%;差:22%;很差:8%)。在这些学生中,有的对学习持消极、被动、厌恶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惧学心理,体现在行为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不注意规范,不遵守基本的学习规律,导致学习上的事倍功半。这些小时候的弊病长大后往往就成了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投身于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之中。
专家的引领 ——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为各级政府乃至全国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我们当前的均衡和谐教育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教育实践方面,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出贡献。在教育理论方面,打开基础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等问
题的深入研究和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在综合效益方面,为各级政府部门解决广大留守儿童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留守儿童自我体验、自我
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体系。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整体性原则:要以面向全体留守儿童,促进每个留守儿童在不同水
平上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并以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践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过程中,要
明确区别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学生,注意切实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重在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4、灵活性原则:课题实验时要根据原有的心理健康基础和发展目标,
制定体现学生个体灵活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三、研究目标
1、研究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
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心理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2、探寻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
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3、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
与辅导(与家长一起),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
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分析,掌握所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找到影响他们心理
健康因素。
2、进行实验、观察本学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进行比较
找出差异,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
3、根据留守儿童心理的突出障碍,进行排除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4、各班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5、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在环境适应过程中不同表现,研究各自的对策。 6、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
内容。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每新学年都要开展“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了解儿童“留守”
原因,在心理上存在哪些不良倾向。
2、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
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成为适应于我校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研究阶段指导研究工作。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
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得到培养。。
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反思,关注个别或多个留守
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找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或学习习惯,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并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组织宣传。通过调查分析,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并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08年2月-2010年1月):深化研究,做好个案跟踪研究;总结经验,在全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示活动,研讨研究情况;集思广益,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分析,写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0年2月-2010年6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接受专家领导进行评估验收。
七、研究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为提高本课题组所有成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课题组在2007年10月份开始收集了许多关爱留守儿童具体做法与措施,以及关爱留守儿童的故事和案例文章,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留守儿童负面家庭教育及应对策略》、《浅谈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留守儿童个案分析——爱和自信的力量》等近20篇理论文章。为学好此方面的理论,我们为组员们作了学习的相关要求,要求组员把所读教育教学理论向其他组员们汇报,以分享读书心得,获得共同成长和发展。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还要自己学习理论书籍,并写读书笔记。
2、以行动研究为突破口,增强留守儿童自信心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这种类型使用的不仅仅是统计数据等科学的研究手段,而且包括参与者个人的资料,如日记、谈话录音、照片等。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行动者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建立理论。(郑金洲,1997)
从每一个行动研究内部的发展历程来看,行动研究还可与社区发展紧密相关,以反压迫的姿态为社会中的弱势团体摇旗呐喊。研究的目的是结合理论和实际解决社区的具体问题,研究者协助参与者确认研究的问题,提高彼此相互合作的共识。(赖秀芬、郭淑珍,1996)
自我校于2007年10月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研究课题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针对留守儿童,在他们自信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开展了系列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潜移默化影响留守儿童的自信心理。
(1)通过留守儿童联欢会激发自信心
在2008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家长,说他们特殊是因为这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春节即将来临,他们陆续从外地赶回家里,今天是来参加他们的孩子举行的“留守儿童迎新年联欢会”的。我校课题组组织了100多名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爸妈一起来举行迎新年联欢会,要求每个结对小组都必须表演一个节目。活动伊始,许多留守儿童就以较高的兴致投入到活动的演练、彩排中。就平时而言,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中,他们较难得到表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次迎新年联欢会,不仅使他们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更使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此活动被“金坛教育网”录用)
(2)通过留守家庭茶话会在父母面前表现自信心
春去春又来,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后,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又要各奔东西,我校课题组于2008年2月17日下午(学生报到当天),开展“留守儿童家庭茶
话会”。活动要求每位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均需参加,然后每位留守儿童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好交流发言稿,再以年级为单位,各选择一名学生上台交流;每位家长都以“亲爱的孩子,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写好交流稿,并以年级为单位,选一名家长交流。许多留守儿童当着这么多的人要说出心理话,确实有点难度,有几个孩子还未把充满自信的话说完,已泣不成声,把在场和每一个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活动被“金坛教育网”录用)
(3)通过留守儿童走进大自然野炊活动增强自信心
在春光明媚的2008年五月,西旸小学的10多位老师与70多位结对的留守儿童,携手走进大自然,使留守儿童尽情享受了童年的快乐。
在活动中,同学们的情绪高涨,一到活动地点,学生们就根据事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开了:有的挖灶垒灶,有的拾柴,有的洗米烧饭,有的布置餐桌……人人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生好了火,可有的小组没那么顺利,忙得满头是汗,还是没把火点着……一时间,到处烟雾弥漫,一些同学被呛得咳个不停,眼里含着泪水,可是一张张自信的小脸上却荡漾着快乐。品尝着自己亲手炒的菜,心里别提有多么自豪,吃起来也特别的香甜,稚嫩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看着留守儿童在电视上溢满着自信的笑容,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由衷的感到欣慰。(此活动金坛电视台来拍摄)
(4)通过“留守儿童之家”找到自信心
2008年6月初,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有了“家”的感觉,有了“家”的栖息,有了“家”的温暖,让他们在“家”找到更多的自信。
课题组在“留守儿童之家”张贴了课题组成员名单、课题组成员职责分工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充分保障了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处成了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和举行集会的重要场所,也成了留守儿童和家长进行培训的基地。我们还在“留守儿童之家”专门开辟了“留守儿童”作品展览区,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休憩的港湾。
3、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关爱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
西旸小学在2007年10月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研究》课题研究小组,把“代理家长工作”作为教育科研行为。倡导教师自愿承担、不计报酬、向被关爱对象奉献爱心。代理家长和法定监护人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