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翻译学概论》思考高校德语翻译方向课程教学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6 14:35: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翻译学概论》思考高校德语翻译方向课程教学设计

一、为什么选择《翻译学概论》这本书

《翻译学概论》是一本涵盖了近60年中西方翻译理论成果的著作。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翻译理论界掀起了呼吁建立翻译学的热潮。如今,翻译学科在各大高校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纷纷建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翻译学概论》应运而生。

本书具有四项特点。首先具有融合性。本书没有将翻译学简单地以地域区分为“西方翻译学”和“中国特色翻译学”等,而是从全球的视野出发,融合东西方研究成果,将中国近几十年在翻译学研究的精髓与欧洲各流派的翻译学理论融合在一起,比较其相同性和相异性,让学习者研究者对翻译学科的发展有整体性判断。第二,本书追求一体性。翻译学的发展是一条整体发展的历史,本书将翻译学作为整体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为了本书的重点部分,并将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研究等与翻译相关内容纳入研究范围。第三,本书坚持发展性,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翻译学科的发展。本书一方面梳理了翻译学产生形成的脉络轨迹,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将近几年热门的,与翻译相关的机器翻译,语料库建设等内容归入本书的章节。为读者开拓方向,让读者有更多可能性思考翻译问题。第四,本书重视方法论层面的培养指

导。本书每一章节的最后都会给读者留下思考题,这便于学习者引发读书后的思考,也便于教学者掌握章节整体脉络,思考教学方式与方法。

二、德语专业翻译方向教学特点与困境

对于笔者来说,找到一本适合于德语专业大三翻译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科书一直是困扰笔者心头的一件事。“翻译理论与实践”为大三德语翻译方向必修课程,每周2学时,开设两学期,共72学时。根据教学大纲,本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针对“翻译理论”,向学生介绍翻译的基础知识,包括翻译的定义、本质、类型、即有关翻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针对“实践”,介绍翻译具体行为中,译者应具备的素质和翻译的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通常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引用一些实用教程中总结的实例,向学生介绍一些固定文本类型以及固定句式的翻译方法。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完这门课程,除了记住翻译公函有固定格式,根本不记得从这门课上究竟学到了什么。这不禁让笔者思考,“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究竟应该让学生学到哪些东西?

《翻译学概论》的第九章里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翻译教学有着详细的说明。“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是完全不同的基本概念。教学翻译定位于语言学中的外语教学,目的让外语学习者巩固外语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而翻译教学定位于翻译学中的翻译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职业译员,让其掌握双语转换的能

力与技巧。外语专业的翻译方向教学性质介于兼有二者的只能。这也正是高校外语翻译方向学科定位的困难所在。一方面要做到扎根外语教育,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到翻译教学的目标。反映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上,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实践,而另一方面,理论的学习同样重要,不可或缺。

笔者以往使用的本课程教学参考书都是针对德语学习者的翻译教程。其特点是以解决翻译中出现的语法问题为主。虽然近年来,一些德语翻译教程提到了翻译理论发展,但是这些书目要么错误百出,要么只针对一种翻译理论,对其他翻译理论的介绍较片面。因此,笔者计划尝试将《翻译学概论》纳入“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参考书目。但是由于《翻译学概论》并非单纯针对高年级外语专业翻译方向,对这本书的使用应考虑到教学目的,受众群体的教育层次,以及教学时间安排等各种因素。 三、具体教学设想

对于翻译课程设计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三方面进行。 1.教学内容

应该改变以往只注重细节德语语句翻译练习,不重视从翻译学的整理框架角度把握翻译学的问题。具体做法:将《翻译学概论》作为课堂用书,在课堂上用该书解决学生不理解何为“翻译的问题”。但是应注意到,这本书的受众为学习翻译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那么针对大学本科生,本书的教学内容深浅则